第三十九章:会师长安!(1 / 2)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封邦建国,王道之始第三十九章:会师长安!不战而降!</p>

这对朝廷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p>

那可是虎牢关,是荥阳重镇上最关键的关隘,兵家必争之地,按照朝廷的估计,只要据城防守,挡关东诸侯一年半载,完全不成问题!</p>

结果……</p>

朝臣们互相之间对视的时候,都仿佛眼前藏着无数的言语,那是人心的流逝。</p>

信心是维系政权最重要的东西,尤其是古代王朝,一座城的坚守就能够改变一个王朝的命运。</p>

最著名的就是大明王朝。</p>

堡宗大败,将领们没有打开城门,于是拖延了瓦剌大军的速度,大明社稷得以保全。</p>

明太宗朱棣靖难,直取南京最关键的一环节就是城门大开,否则他孤军深入,南京城城高墙厚,胜负犹未可知。</p>

同样崇祯时,未必不能守住李自成的进攻,等待吴三桂的到来,但是直接被打开了城门,于是大明灭亡。</p>

最重要的是,刘旦不再相信前线的将领和官员了,他冷眼扫过群臣,缓缓开口道:“关东逆贼来势汹汹,河西同样不稳。</p>

昔年楚汉相争时,高皇帝率领群雄在荥阳对峙霸王项羽,淮阴武穆侯则横扫北方诸侯,最终在项郢合围项羽,定鼎天下。</p>

荥阳侯是朕的连襟,绝不会投降,但朕担心他不能对抗关东逆贼。</p>

现在朕想要效仿高皇帝,率领大军在荥阳和关东逆贼对峙,再派大将前往河西击溃西域联军,解除关中的后顾之忧,武关的防守更是重中之重,昔年高皇帝就是从武关破关亡秦,朕不愿意重蹈覆辙。”</p>

关中易守难攻,但是东方的关隘更难攻破,面对河西走廊的关隘则不险要,所以要先击溃河西,才能全力向东。</p>

刘旦在军事上的才能很值得群臣信任,满腹心思,满怀忧虑的朝臣们同意了皇帝的方案。</p>

翌日,八百里加急的信使到达了长安,直直的冲向了皇宫,刘旦眼皮一跳,有种不详的预感。</p>

“陛下,荥阳侯以金印接掌河南郡郡中防务,关东逆贼进攻荥阳,昼夜不息,荥阳发生内乱,河南郡守杀死了荥阳侯,言称天下大义,不可不举兵,举城投降关东逆贼,荥阳失守,关东逆贼进攻洛阳了!”</p>

“轰!”</p>

“河南郡……”</p>

在关东诸侯第一次上书的时候,刘旦就将关东通往关中的关键位置上放了自己的重臣,没想到竟然背叛,宛如被重锤敲击了一般,刘旦失魂落魄的跌坐在地,久久不能回神。</p>

……</p>

荥阳。</p>

无数的军队穿过这里,有步兵,有骑兵,收编了关东起义的义军和流民之后,不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已经是正规的帝国野战军团。</p>

这样的军团只有在大规模出征的时候由皇帝下令征召,因为维持成本实在是太高了。</p>

关东诸侯的联军最好的一点在于,目标极其明确,这是一场靖难之战,对义军和流民来说,这是复仇之战,大部分人提供吃食即可,不需要供给军饷。</p>

洛斯等人望着川流不息的士卒,抬眼不见头,回身不见尾,士气之高昂,精神之纯粹是世所罕见的,都有些感慨。</p>

靖难军的局势实在是太好了,好到了靖难诸侯都有些出乎意料,尤其是荥阳重镇防线。</p>

许多靖难诸侯都做好了在这里苦战的准备,甚至之前就有人提议开辟第二战场,沿着当年淮阴武穆侯的路线反推一遍。</p>

或者直接从辽东率领骑兵千里大迂回,按照当年匈奴入侵的路线进攻关中,结果被英侯洛斯和吕侯吕产拦了下来。</p>

“人心。”</p>

这是二人劝说众人时所说的话,最终荥阳重镇真的旬月而下,让人叹服。</p>

“河南郡守这么快就反正,朝廷军队完全没有战斗的心思,曾经让兵主项羽不能突破的荥阳防线,就像是一张纸一样的脆,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p>

洛斯和吕产对视一眼,两人一笑,便对众人笑着朗声道:“诸位君侯啊,这天下之间的胜负难道在于坚固的城池吗?</p>

看看虎牢和荥阳,如此易守难攻,坚不可摧的城池,明明可以阻挡,却直接投降,这就是坚城不可依仗的道理啊。</p>

锋锐的刀剑和坚韧的铠甲是同样的道理啊。</p>

暴秦的灭亡还不能让诸位看清吗?</p>

这天下之间的大势就在于人心向背,独夫失掉了人心,我们得到了人心,于是胜利就在我们这里。</p>

诸侯齐心,将士用命,百姓支持,天下大势为我们所控,滔滔江河,谁能阻挡?</p>

谁会阻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