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计相失态(2 / 2)

大宋好时光 尹三问 0 字 2023-01-08

倒是有几株庄稼种的早,恰逢收获,请诸卿来一起瞧瞧新鲜。”

新鲜?

有人觉得官家的这个用词很新鲜,虽说不喜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也不至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也有人心生预感,官家如此大费周章,岂会只是简单观摩收获?

在众臣或不以为然,或谨慎好奇的围观中,禁军将士抬着几个破水缸、花盆、陶罐之类的容器过来。

不过众人的目光首先被盆中的植物所吸引――没见过。

无论生于江南,还是长于西北;无论是司农寺的官员,还是农家子弟出身的士大夫,都瞪大了眼睛,全不认识。

“官家,此为何物?”

“杨三郎,你来给众卿介绍一下吧!”

赵祯没有回答,朝着旁边喊了一声,杨浩便从树后走了出来,第一遭在大宋文武百官面前隆重亮相。

除了范仲淹等少数人,大部分官员并不认识杨浩,但多少都听说过。

这个少年怎会在此?这些新奇的庄稼与他有关?

对了!

前些日子,捧日军突然进驻上土桥一户小院,莫非……

当越来越多的线索汇聚之时,真相渐渐浮现。

众目睽睽之下,杨浩走上前,拱手一礼:“杨浩见过诸公,小子奉旨为诸公介绍一下这几株新庄稼。

此为玉米,粮食;此为土豆,亦粮亦菜;辣椒,蔬菜,亦是调味品。”

玉米?!

土豆?!

辣椒?!

没听说过!

众臣惊疑不定,交头接耳之时,杨浩续道:“这几株庄稼皆已成熟,收获之日,请诸公一起做个见证。”

见证?

只听杨浩续道:“辣椒就不说了,玉米和土豆是都是粮食,需知产量几何,小子不擅称量、计算,能否请司农寺帮忙称量,三司帮忙计算呢?”

虽是请求,但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那便是要求。

三司使陈执中带着户部判官走上前,早有内侍备好了纸笔、算筹。

司农少卿亦闻言出列,提着内侍送上的秤杆,负责称量。

杨浩行动很迅速,三两下便掰下了为数不多的玉米,当剥去外壳,金黄色的玉米棒出现在众人眼前时,顿时引起了又一场骚动。

招招手,有内侍立即送上两棒先前收获,已然晾干的玉米。

“诸公当面,称量一下晾干后的分量。”杨浩扭下玉米粒,装进布口袋,挂在司农少卿的秤钩上。

“陈相公,一亩玉米株数大概是这些。”

杨浩在纸上写下一个数字,指了指远处的农田:“倘若存疑,那边有一部分尚未收获,可实地勘测验证。”

陈执中与户部判官上前查看测算,确认无误,待司农少卿称出分量,便立即摆弄算筹,开始计算亩产。

片刻之后,当一个数字浮现在心头,素来稳重的大宋计相脸色为之一变,惊愕不已……

众臣惊讶疑惑之时,杨浩拿起铁镐砸在了陶罐之上。

陶罐碎裂之后,从泥土中滚出了许多浑圆硕大的圆疙瘩……

这便是所谓的土豆吗?

杨浩无论大小,将所有土豆收纳入袋,再度挂在秤钩之上,司农少卿立即给出单株土豆的产量。

“陈相公,土豆种植的株数与玉米相当,您给算算亩产?”

“什么?”

陈执中本来惊愕的脸色再度为之一变,仿佛难以置信,似又有些惊喜。

只见他双手颤抖,纸币掉落在地,一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布袋里的土豆,两眼放光,继而竟老泪纵横……<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