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国之间(2 / 2)

徐璠质疑道:“武装撤侨,对大明来说有什么好处?你却是只字未提啊!”

萧风正色道:“第一,武装撤侨可以增强华侨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离开大明,向外开疆拓土。

土地本是无主之物,谁在这片土地上呆的时间久了,慢慢这片土地就有了主人。

说到底,一片土地归谁所有,短时间内看武力强弱,长时间看的,却是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数!

汉人生活在华夏土地上,中间也曾遭遇过数次少数民族的统治,为何最终总能夺回土地和权力?

就是因为人口。汉人人口多,又通过汉文化不断吸纳各个民族的人纳入汉人范畴,所以不可断绝。

大明有联邦众国,要想真正让联邦与大明血脉相连,逐渐融为一体,华侨就是关键。

若是大明百姓知道即使身处大明之外,只要不背叛大明,仍可获得大明的保护与支持,他们就会勇于出发。

若是大明对身处大明之外的百姓不闻不问,任其生死,百姓就不敢走出大明。更有甚者,走出大明后,也将对大明毫无挂念。”

徐璠撇了撇嘴:“按你的意思,大明还要靠这些百姓去为大明开疆拓土不成?太可笑了吧。”

萧风笑了笑:“可笑吗?汉人原来的疆土能有多大?如今的大明有多大?你真以为全是靠兵马打出来的?

就如今日之草原,若是没有那些汉人北出长城,扎根在草原上,逐渐与蒙古人相融合。

等到大明稍一衰弱,或是蒙古人再次强盛,必然会再起战火,分崩离析。关外女真也是如此。

名义上夺取一个地方,只要兵马杀进去,把旗子插上就行了。可实际上要夺取一个地方,需要让这个地方生活你的子民才行。

土特部族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当年蒙古铁骑横扫大片的土地,建立国家,统治各地。

可结果呢,到最后他们在各地的统治都被推翻了,地盘原来越小,最后只能蜷缩回草原。

因为他们的人太少了,分散到各个地方,又没有强大的文化去融合当地的民族,这是必然的结局。”

徐阶接过儿子的话头,他倒不会为了反对萧风而反对,而是从更实际的角度提出质疑。

“萧大人,你所说的好处,已经很清楚了。可坏处也不能不考虑啊。

罗刹是大国,锦衣卫方面也有对罗刹国的情报,之前在关外和宣大一线,也与罗刹国交过手。

总体来说,大明虽未吃亏,但胜得也并不轻松。这件事若引起罗刹和大明的全面开战,是否值得呢?BiquPai.CoM

老夫之意,大明不出兵,但若土特部族能够逃入大明境内,大明可予以收容庇护。

罗刹人若要追入大明境内,则大明与其交战,有理有据。而且在大明境内,占据主场之利,胜算也高。”

这番话要比徐璠的高明许多,而且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言,萧风也收起笑容,郑重以对。

“从兵法的角度来说,徐首辅的主意十分高明,毫无问题。若是几年前,我也一定赞成这么做。

可如今的情况下,我还是坚持建议出兵,因为这不仅是一场军事战斗,还是一场政治战斗。”

徐阶没有反驳,只是看着萧风,等着他做出解释,萧风点点头,用手指向北方。

“大明刚收服草原不久,蒙古各部族对大明虽然敬畏,但程度还不够深。若有外来力量挑唆,未必不会生变。

而且虽然大明对草原免了税赋,蒙古人对大明朝廷有好感,这好感也还不够深,需要继续加强。

大明派兵去接应土特部族,一来让蒙古人看到大明的霸气和实力,让他们不敢心生妄念。

二来让蒙古人从心里感觉,大明确实对他们与汉人一视同仁。大明连千里投奔的土特部族都如此保护,何况他们呢?

千金买马骨,则天下骏马蜂拥而来。这土特部族,就是大明收服游牧民族的千里马骨头!”

又到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科普时间……

这次是开玩笑的,千金买马骨的故事,毕竟是太出名了,不知道的人应该很少。科普也是要有底线的。

所以为了不挨骂,我决定……把这个故事用最简短的文字描述出来,不耽误大家的时间。

战国时燕昭王要广纳贤才,郭隗给他讲故事,说有个国王想买千里马买不着,手下说他能找到,于是拿了国王的一千金买了一个死千里马的头骨。国王大怒,手下说千金买马骨的名声传出去,自然就有千里马来了,后面果然买到了千里马,然后郭隗说我给你当马骨头,你好吃好喝供着我,人才们听说了自然就来了。

上面这个故事说明了三个道理,第一是郭隗是个很鸡贼的家伙,第二是手下是个很败家的家伙,第三是文字只要不分段,看起来就不长。

堂上众人都是饱学之士,不用萧风水字数自然也都知道千金买马骨的典故,不由得纷纷点头。

萧风继续说道:“除了给蒙古人看,也是给定居到草原上的其他民族,尤其是汉人们看的。

汉人们虽然受免税的诱惑和朝廷的鼓励出关定居,但心里还是很忐忑的,担心大明骑兵鞭长莫及,未必能保护好他们。

可当他们看到大明骑兵连在大明之外的土特部族都能保护,自然也就安心定居了,不会人心浮动。

最后,是给大明和罗刹国之间的那些个小国看的。大明和罗刹之间路途遥远,小国众多。

这些小国国力有限,不敢得罪罗刹国,甚至还会给罗刹军队沿途提供给养和帮助,所以罗刹军队每每能顺利抵达大明。

大明之前固收疆土,没有向外出兵,那些小国不知道大明的厉害,所以心里肯定是害怕罗刹,倾向罗刹的。

万一哪天大明于罗刹爆发大战,这些小国都会成为罗刹的盟军。甚至罗刹一个个地吞并他们,他们也难以反抗。

万一罗刹真的一路吞并过来,那罗刹和大明可就接壤了,到那时大明就得每天提心吊胆地备战。

与其如此,不如这次大明主动出击,打败罗刹追兵,顺便出使沿途的小国,告诉他们,天底下不是只有罗刹国厉害。

大明要想动手,一样能灭掉他们;大明要想保护他们,罗刹人也不敢妄动!

这足以让那些小国重新站队。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他们保持中立,两不相帮。

中等的结果,就是靠近大明的小国加入大明联邦;靠近罗刹的小国加入罗刹盟军。

最好的结果,就是这些小国全部加入大明联邦,那样每天提心吊胆备战的,就变成罗刹国了。

就算是中等的结果,也能保证两国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缓冲区。

双方即使发生战争,也会在缓冲区先用那些小国当棋子来打,而不会直接将战火烧到本国。

两个大国之间,有缓冲区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两头猛兽在山林中,地盘是不能重合甚至交界的!”

这番道理之前群臣闻所未闻,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大明就是天下,天下就是大明,大明之外的国家就像孔子眼里的鬼神一样,存而不论。

他们研究的是如何治理好国家,如何让周围那些小国来朝。可碰上一个大国怎么办,那还不在他们的研究范围内。

毕竟从商周一直到大明,这片土地上打来打去的,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人,倭寇也不例外,真正大国之间的战争,还没有过。

就在群臣沉吟之际,徐璠忽然开口道。

“萧大人,你说的这些好处,都是大明打赢了才有的,万一大明打输了,怎么办?”

「人生苦短,及时投票」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测字天师更新,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国之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