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嚣张的使者(2 / 2)

大明小郎君 炮兵 0 字 2022-09-16

眼前的崔三娘,梳着堕马髻,头戴镶着珍珠的发钗,身穿一袭白色儒裙,笑容可掬、身段风流,一颦一笑间都带着的一种成熟女子的风情与韵味,每次见面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崔三娘微微一笑:“虞公子身边美女如云,奴家这种残花败柳哪里能入虞公子的法眼,这可是取笑奴家了,不知公子这次来,有何吩咐。”

虞进哈哈一笑,也不再浪费时间,开口见山说:“吩咐不敢,就是有点小事,想听听崔掌柜的意见。”

“叱,叱”

“的答的答,嘶...”

“快,快,让开,再不让开,撞死踩死,自认倒霉”

正想进珍宝阁,没想到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啼声,接着就有人用生涩的中原话大声吼着,然后就是一阵惊叫声、哭喊声。

隐约还听到撞击声和惨叫声。

好大胆,竟然在京畿重地、天子脚下纵马?

虞进都有些吃惊,话说纨绔子弟什么地方都有,但是到京城后,还真没看到有人在市面纵马。

京城是卧虎藏龙之地,说不定一个普通的路人,也和哪一家的权贵豪门是拐八子的亲戚,皇上的耳目众多,一不小心惹火不能得罪的人,说不定那前途性命就不在了。

现在街上行人正多,竟然有人在街上嚣张地纵马?

虞进等人下意识向旁边走去,免得被撞了,而几个珍宝阁的伙计很有眼色护着虞进、崔三娘一行人。

那马蹄声越走越近,很快,虞进看到一群打着使旗的鞑靼人执着腰刀,骑着骏马,嘴里大呼小叫地从珍宝阁冲过。

一个躲得慢一点的老者还吃了一鞭。

等这一队人冲过,街面一片狼藉,布匹、蔬果撒了一地,还有人因为躲得太急,摔倒在地,一时间,小孩的哭声、大人诅咒声不绝于耳。

虞进是一个文青,看到忍不住爆粗:“这些鞑子,真是可恶,竟然在街上纵马。”

“唉,谁叫咱大明的官兵不争气呢”崔三娘压低声音说:“这些鞑靼人这么嚣张,八成是大明的官兵又吃败仗了。”

青儿有些不服气地说:“这些该死的鞑靼人,那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当年要不是他们见机得早,早就让大明给灭了,哪里还轮到他们在这里嚣张。”

明朝初年,元朝残余势力从大都退往上都,后来分裂为三部:即分布于大漠南北的鞑靼部;游牧于漠西的瓦剌部;住牧于辽东边外的兀良哈人(即后来南移的朵颜、福余、泰宁三卫)。

分布于大漠南北的鞑靼部,慢慢壮大起来,现任首领是出自土默特的孛儿只斤,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后裔,达延汗孙,自称阿拉坦汗,而由他率领鞑靼军队,多次南下,对大明构成严重的威胁。

在嘉靖二十九年,一度兵临北京城下,胁求通贡,史称庚戌之变,马市开了又关,鞑靼和大明打打停停,边境就不得安宁。

虞进知道,大明中期,最大的威胁就是南倭北虏,虏,指的就是鞑靼。

看这些鞑靼使者这么嚣张,不用说,估计鞑靼人又在交战中取得便宜,然后趁机来要挟大明,鞑靼首领孛儿只斤,一直谋求与大明互市,经常在冲突后对大明软硬兼施。

令人感到无奈的是,大明的军队一向是胜少败多。

要不然这些使者也不会这样嚣张。

以自己后来者的身份,虞进知道现在离和平,少说还有几年的时间才能达成,现在还得继续磨。

“算了,这种事,现在还轮不到我们担心,我们还是说正事吧。”虞进摇摇头,笑着对崔三娘说。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职低言轻,担心也没用,还不如做好自己的事,那才是正途。

崔三娘闻言嫣然一笑:“还是虞公子说得在理,公子,奴家这里有上好的毛尖,还请公子品尝一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