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呼万岁声中,嘉靖帝退场。大部分官员退场,只留下与殿试有关的大学士,礼部。吏部有关的官员。
在监考官的指令下,罗信等人依次被引导到考桌后坐下,便是发放考卷。罗信打开考卷一看,脸上便现出了一丝苦涩。
考题只有四个字:
如何平倭。
这个题目看起来非常简单,可以将这个题目只是局限在东南战事上。如此在这里的考生都能够洋洋洒洒地写出精妙文章。
但是,谁都知道这题目不会如此简单,能够坐在这里的都是这一代的读书人中的俊杰,怎么可能看不到这题目中的深意?
说是如何平倭,实际上问的却是如何永久平倭。
如果你偏要局限于如何平倭这个层面,嘉靖帝也绝对不可能黜落你,只是你的名次别想好了。你要不会给嘉靖帝留下一个愚蠢的印象,要不就会给嘉靖帝留下一个避重就轻的滑头印象。
不管是愚蠢的印象,还是滑头的印象,嘉靖帝都不会重用。说不定就会把这样答卷的人赶到边陲地方做一辈子知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在了边陲。
既然不能够如此作答,那便要将思路放在了如何永久平倭之上。
实际上这些俊杰心中都清楚,想要永久平倭就必须在剿灭现今的倭寇之后,立刻开海。
但是……
海是那么好开的吗?
如果朝廷已经下达了方针政策,让这些考生知道了朝廷的意思,嘉靖帝的心思,不管是倾向开海,还是倾向封海,他们都能够写出精妙的文章。
十年寒窗苦不是白苦的。
但是……
不知道上意啊!
这要是揣摩上意错了,名次就别想了,还被嘉靖帝记恨。所以,在场的考生都抓瞎了。一个个深锁着眉头,不知道什么去写。
徐阶坐在那里,望着罗信眼中隐晦地闪过了一丝精芒。他的儿子徐鲁卿回来之后,把他和罗信之间的对话逐字逐句地和他说了一遍(www.biquwu.cn),连带罗信的当时的表情和语气都有所详尽的描述,徐阶听了之后,便当即下定了决心,绝对不能够让罗信留在京城。如此就不能够让罗信取得靠前的名次。
他此时也在寻思着如何运作这件事情,想到了嘉靖帝所出的题目,心中便灵光一现。
此时罗信已经铺好了草纸,拿起了笔,心中轻叹了一声暗道,没有想到嘉靖帝出的题目真的和开海有关,如果只写如何平倭,嘉靖帝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滑头,而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蠢货。能够打败阿拉坦汗的人不会是一个蠢货,如此嘉靖帝的心中便会更加忌惮自己。还是要给出一个相对的永久平倭的答案啊!
那就只有保守一些,让嘉靖帝既觉得能够永久平倭,又能够觉得省时省力的方案。至于这个方案最终是否可行……先过了这一关再说吧。
反正嘉靖帝开海的原因只是因为缺钱了,那就是让朝廷成立一个部门,专门经商海外也就是了。如此既省时省力,还能够给嘉靖帝赚些银子。这就是在反对开海的基础上,又给出了一个相对中间的办法。
求月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