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你是这样批评孩子的吗(2 / 2)

2.美国父母十分注意与孩子的交流

当孩子呱呱落地时,做父母的就试着与呀呀学语的孩子交流,将父母的感情传给孩子。美国报章,有鼓励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文章,称美国的父母已达成共识,想要培育出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首先应学会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和宝宝交流。父母不用担心这种交流会变成单方面的意愿,因为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们交往。

妈妈是宝宝第一个和接触时间最多的交流对象,母子间目光相互注视就是交往的开端。母亲还可利用一切机会与宝宝交流,如:喂奶、换尿布或抱宝宝之际都会和他说话,并展出微笑的面容,说一些诸如“看看妈妈”“宝宝真乖”等亲密的话语。如果宝宝在吃奶时听那些话,就会减慢甚至停止的速度,说明宝宝在听妈妈讲话。

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除了和宝宝“交谈”,还可以和宝宝逗乐,比如摸摸宝宝的头、轻轻挠宝宝的小肚皮,以引起宝宝的注意,并逗引他微笑。当婴儿微笑时,要给予夸奖,更别忘了妈妈那轻轻一吻也是给宝宝的美好奖励。

利用一切机会和宝宝交往,让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中辨别不同人的人声、语境,认识不同人的脸、不同表情,维持愉快的情绪。平常注重与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有问必答,同时母亲也像一个循循诱导的教师一样,与孩子促膝谈心,非常平等,尊重彼此,没有凌驾于孩子头上的架势。笔者认为,美国孩子为何长大上大学后独立性强、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塑性大,这与父母对幼儿的语言开发是分不开的。

3.美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据介绍,美国孩子很小就与父母分开住,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当然也会有孩子怕寂寞,这也好办,就让他从小与小狗为伍。无怪当小狗失踪或去世时,很多孩子都哭得悲痛欲绝,因为孩子与狗的感情胜过了父母!孩子到了18岁时,就得自己挣钱解决生计,这倒不是父母没钱,而是让孩子自己挣钱早日独立。美国孩子从小就经常听到父母的口头禅:“自己照顾好自己”、“让你的生活明天变得更美好”。美国父母是这样看的,让孩子自己挣钱,是让孩子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以及挣钱的价值。

上大学后,孩子就可申领信用卡,这是学会理财的第一步,支付账单,如果不及时付账单,个人信誉就有污渍,以后就会遇到许多麻烦。在临近大学毕业时,汽车销售商就会到学校推销汽车。孩子租车后,开始自己租公寓,打零工,不过这时孩子还没有固定工作,买大件得有人给你担保,让你知道这钱不是白挣的。毕业后可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收入增长,就会买房子、汽车,以及进一步改善生活,这种体制可以让孩子尽早地适应社会独立的生活。

这种培养孩子成才的体制,对中国父母培养孩子不妨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亲人的泪

一个父亲的泪:他蹲在一堵墙外,满身疲惫的风尘。先是呆呆地看着街景,后来,他用手捂住脸鸣咽。眼泪从指缝处不住地溢出来,汇成小溪流。午后的阳光,照在上面,反射着惨痛的晶莹。他的头上,霜花点点。墙内,是看守所。他20岁的儿子,因跟人合伙抢劫,被关在了里面。

一个母亲的泪:车站,她来追执意要远走的女儿。女儿打扮得新潮入时,她却头发蓬松,衣着黯淡。她不住地恳求着女儿:“妈妈求你了,你不要走啊……”女儿根本没耐心听,女儿回的话,几乎有些恶狠狠:“你烦什么烦,我的事不要你管!”女儿等的车,终于到站,女儿甩开她试图牵拉的手,跳上去。车到底还是开走了,做女儿的,连头都没回一下。她站在人来人往的车站,呆呆地望着女儿远去的方向,泪水从她脸上,成串成串地流下。

一个丈夫的泪:他寻找离家出走的妻,持了妻的照片,问每个路过的人:“你见过她吗?”问得干裂。一年之中,他走遍大半个中国,妻还是杳无音信。一次,得了消息,某个大山沟里一户人家买来的媳妇,很像他的妻。他立马去寻,饿得头晕眼花,差点一脚摔下山崖。后来的后来,妻还真的被他寻着了。她已再度嫁人,养得珠圆玉润,坚决不肯跟他回家。男人蹲在马路边,哭得号啕。

一个妻子的泪:丈夫背着她挪用公款给同学做生意,结果生意失败,公款还不上了。丈夫害怕之下,选择了逃离,于一个早晨,撇下她,一去不返。她鼓足勇气上了电视台的情感节目。面对无数的观众,她潸然泪下。她对着镜头,呼唤她的丈夫:“回来吧,哪怕是坐牢,我们一起坐。欠下的债务,我们可以一起还……”

这世上,被你伤害的最深的那个人,往往是最爱你的那个人,你伤害他(她)总是易如反掌,因为他(她)对你毫不设防。而在被你伤害之后,他(她)只会哭泣,从不知道反抗。<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