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变法自强之第四章:黔驴技穷(五)(2 / 2)

明帝 长风 4075 字 2019-09-28

“呈秀,你继续说。”魏忠贤嘎嘎一笑,显然很满意手下这群人地表现。

“是,干爹。”崔呈秀努力平静自己的情绪,继续道,“舍弟一直在毛文龙哪里做客,本官也曾几次命人前去要求其释放舍弟,奈何毛文龙一直否认舍弟就在东江,现在毛文龙突然投靠金人,舍弟也就落入金人的手中,金人蛮夷为开化,一切以利益为重,从来就没有听说过金人抢走地东西还有归还地例子,舍弟既然在金人手中,断然不会轻易放 还,因此孩儿猜想……”

崔呈秀地话煽动性很大,一番说辞几乎让魏忠贤和在场的一半爪牙走狗认同,而最后却把是否见自己兄弟地选择权交到魏忠贤的手里,崔呈秀更加要求在魏忠贤的心腹中再选一人与他同去。

魏忠贤的心思,现在后金离南京十万八千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而且在他的眼里也从来没有把一个蛮夷小族放在眼里,顶多是要些财帛美女什么的,如果能说动对方攻击骚扰辽东,迫使朱由检放弃南征围攻南京,花些代价也是可以承受的。

一番商议下来,魏忠贤亲自点将,让最信任的太监李朝钦与崔呈秀一道前去秘密会见崔凝秀。

崔呈秀终于见到了失散了一年多的兄弟,两兄弟见面自是一番希

,崔凝秀的妻女家眷早已被朱由检软禁监控,虽然在 毛文龙美女美酒无限量的伺候着,但他此时却实实在在的孤家寡人一 个。

很快,在崔氏兄弟的斡旋下,南京明廷与后金达成一系列秘密协 议,其中包括割让山海关以外的土地,册封皇太极为大金可汗,每年进贡财帛多少,还有承认朝鲜以后是金人的国土等等,作为条件,皇太极答应在协议签署之日起,出动兵马袭扰辽东以及大明北方边关诸镇。迫使朱由检从江南退兵,让南京明廷有时间芶延残喘,甚至慢慢的收复失地,当然皇太极也不会无限制的对辽东用兵,只答应一年的时间,一年过后金人自己也要修养生息。

病急乱投医,魏忠贤手中的筹码已经不多了,已经到了驴技穷地地步,而皇太极也有顾虑,他要是签了这么一个秘密协定。就等于说完全撕毁了先前与朱由检签订的锦州条约,后金刚经历过大战,虽然他有把握认定明廷不会跟他大打出手,而他也需要一段安宁和平的时间来发展自己,如果南京明廷根本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或者根本没有一点能力与朱由检对抗的话,皇太极签了这个秘密协定等于说引火烧身,到时候明朝关闭所有与后金接壤的马场,再海上封锁自己,到时候对他绝对是个灾难。

巨大的利益同样伴随巨大的灾难。人说福兮祸所依就是这个道理,而切这份条约基本上对南京明廷没有什么太大的约束力,魏忠贤到时候赖账,皇太极一点办法都没有。可以所这份所谓的秘密条约对南京明廷来说是最后一根稻草,而对皇太极来说除了名义上他可以提兵战局山海关以外地土地,但这部分土地上驻扎了几十万大军,不是说拿就能拿的到的。

所以皇太极答应签这份秘密协议的条件是。南京能有跟朱由检一战的能力,若是连这个条件都不具备,皇太极根本没有必要冒两面开战的危险。朝鲜未平。再对上屡次打败自己的明朝军队。他还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有了强援,魏忠贤一系的官员都精神一震。虽然这个强援隔着千山万水,但有总比没有好,起码皇太极这个蛮夷之酋承认了南京明廷的正统性。

不过令魏忠贤揪心的是,但作为特使之一地林荣虽然答应了所有条约的内容,但迟迟不肯签约,但通过崔凝秀的关系,有意无意的透露给魏忠贤一条讯息,那就是暗示南京明廷不能坐在家里等,起码要打上那么一到两场胜仗,让他相信南京有能力与朱由检对抗,否则这个条约只是一纸空文,还有南京城能在朱由检地攻击下能坚持多久,若是等不到皇太极出兵,南京城就陷落了,那这份秘约落到朱由检手里,那可麻烦了,虽然皇太极不怕,但为了后金利益,明廷要是关闭与后金交易的所有马场,十天半月没关系,一年两年可就麻烦大了。到时候愤怒的族人买不到他们生活的必需品,还有贵族地奢侈品,他的汗位都未必能坐的稳。

明白了后金皇太极地意图,魏忠贤心中也逐渐倾向于分兵,而此时熊廷弼遵照袁崇焕地指示在与汤世隆地对峙过程中一边整合手中的兵 马,提高他们地战斗力,在战斗中练兵,同时做出一副与之势均力敌的假像,双方十几万大军交织在一起,鏖战数日,维持略占上风的姿态。

同时暗影的人秘密的开始接触汤世隆的副将徐允祯,在大义下,徐允祯慢慢的放下了对南京明廷的幻想,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假像下不断的建议主帅汤世隆请派援军,消灭熊廷弼的十万大军与南京城外。

汤世隆本来见郑芝龙被俘后,打算熊廷弼大军一到,稍微抵抗一下就率军投降,哪知道对手战斗力实在不怎么样,当下认为敌人都是被朝中那些无能的将领夸大了,既然自己能凭借五万人与对手十万人打的不下上下,自然断了那份投降心思,徐允祯这一请求正中下怀,幻想着打败名名震天下名将之后的风光,当即提笔书写奏折要求朝廷增兵。

而高启潜也逐渐被太后许蓉蓉信任,虽然还没有完全倚为心腹,但韩赞周去后,许蓉蓉身边信任之人不多,许多事情也问他的意见,高启潜也没有着急表现博得更高上位,话从来都是说一半留一半,这样反倒让许蓉蓉对高启潜更为信任,因为她认为高启潜是聪明人,比以前的韩赞周更聪明,更知道进退,因此很快高启潜在皇宫中的地位渐渐高了起来,加上他又照顾被下了大狱的韩赞周,有情有义,太监们也都愿意跟这种人结交,起码不会踩着上司的鲜血上位的人都值得一交,高启潜接受韩赞周遗留的势力也更加快了。

在高启潜的影响下,许蓉蓉也逐渐倾向于分兵,在这一个大形势 下,南京城内君臣意见达到了一个高度统一,分兵已然成为共识。

虽然并不完全清楚崔凝秀来南京的真正目的,但也能猜到七八分,故意的放走崔凝秀,放长线钓大鱼,这恰恰就是朱影龙所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