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斯特《钟声大练习曲》(第一更求月票!)(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沈武寰坐在钢琴侧身前进行着曲子开始前最后的谈话:“大家都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或者从业人员,那么想必刚才听到了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钟声一定感慨颇多,但恐怕很多人已经产生了疑问,音乐绝非是无中生有的,为什么从来没有其他人能够奏出这样的音乐效果,而我的曲子却可以?”

“对啊,怎么可能不实验就能创作出这种音乐?”

“说不定沈教授就是天才呢?而且音乐这个东西和感觉更有关系吧。”

“那也不对,音乐到了极致仍然一门科学,没有实验哪里来的新的音响效果?”

听到沈武寰的话语,有一些观众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显然是在讨论这个问题。

“事实上,我并非是什么天选之子,所有的音响效果也是经过实验而达成的,刚才大家听到的便是更倾向于乐曲的改进版《钟声,也正是我说的那句既是也不是的理由了。”

一些人安心了,毕竟这才符合逻辑。

沈武寰继续道:“那么接下来我所演奏的这首曲子,同样也是改良版的《钟声。”

突然台下的人喊道:“为什么不演奏原版的?”

这一嗓子虽然有些不礼貌,但还是把观众的兴趣都提起来了。

沈武寰十分坦白的说道:“因为原版根本不好听。”

场内一片哗然。

谁人不知道沈教授的曲子无一不是精良之作,曲目兼顾了技巧性和艺术性,竟然还有一首她自己都说不好听的曲子?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

事实正是如此,今天沈武寰要演奏的曲目并非是李斯特于1834完成的《钟声大幻想曲。

反而是后来经过李斯特再加工产生的《钟声大练习曲。

按照道理来说,大幻想曲的震撼程度是远超大练习曲的,选择前者无疑是让这个世界开开眼最好的手段。

但正如沈武寰所说的,这首曲子并不好听。

其实大幻想曲与其说是一首古典音乐,不如说它是一首实验性音乐。

所谓的实验性音乐是指针对某一种音乐研究而做成的音乐,其目的更多的是承载一种学术期望而非是观众期望。

类似的曲目有《忐忑和《lostriver这样完全不明所以的音乐都是实验性音乐,其实本来的初衷就是做研究,却因为过于特立独行而闻名于网路,被用嘲讽的语气称作“神曲”。

李斯特要做的实验其实很简单,他希望能够用钢琴来模拟世界上所有乐器的音响效果。

不得不说李爷爷的野心真的是非常的大。

而这首《钟声则成为了他迈入音乐大师殿堂的第一步!

也将是沈武寰进入这个音乐世界的第一步!

“这样吧,时间已经拖了太久了,我们先开始吧,至于原版到底是什么样的,相信我以后还有机会给大家展示。”

沈武寰说了一切能说的话之后,便准备开始她的演奏。

对于她的话,自然是没有人有意见,但观众们还是觉得她说这么多,无非就是不想在这个场合拿出来而已。

我们倒要听听,这首改良版的到底有多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