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韦战夏侯惇(2 / 2)

曹操自然知道张超接下来要说什么了,无非就是拉拢之言而己。奈何的是他是魏王,他骨子里是十分骄傲的,那就是宁肯战死也不会投降。

知道在说无益,张超就知道今天的谈判是破裂了。他本想着说出自己的目标后,或许可以感动对方,可是现在看来,并没有起什么作用,即是这般,他也很干脆的道:“天朝只有朋友与对手,不需要任何第三势力的出现。”

对于曹操所说的是,以后魏国不在犯天朝,张超也不过就是听一听罢了。现在不动手,只是因为实力不足而己,但凡给了曹操喘息之机,他相信,此人定然会在向天朝动手。那个时候,今天的话,将会被忘到后脑之上。想一想,有时候国与国之间的承诺都算不得数,更不要说,两人这随意的谈话了。

张超也表明了态度,要么就是顺从的成为朋友,要么就是反抗下成为敌人,不允许第三种形势的出现。曹操也就知道,两人间在没有什么谈下去的必要了。

近乎是不约而同的,两人纷纷起身而立,相视了一眼之后,即都是回身牵马而去。自始至终,在没有一言相出。

对方的上百万大军此刻就这样注视着两位君主各自打马而回,等着张超与曹操各自回营之后,战鼓擂响,接着双方各出一将重新的来到了刚才喝酒之地,对峙而立。

这很好的诠释了那一句,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打的格言。

“吾乃典韦典子满,天朝六军团军团长。”

“吾乃夏侯元让,魏国大将军。”

两位一手持戟,一手拿着钻心枪的将军,相视之下各自报出了身份之后,即各挥手臂,出招迎敌而上。

斗将。

这是两军对垒,将和将斗,叫做斗将。指的是两军对阵的时候,各出军中一员猛将进行对战。《兵筹类要》中称,“两阵既立,各以其将出斗,谓之挑战。”此为战阵斗将的定义。

然在冷兵器时代,战场上的胜负,主要取决于军队的战斗力和将领的指挥才能,而不在于主将的“匹夫之勇”。

可话在说回来,战斗力的形成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士气,而斗将之结果,绝对可以影响到一军的士兵,从而来决定一战的最终结果来。

不管是天朝,还是魏国,都自诩强国大国,现在出手即斗将,也正是显示了他们的一种自信而己。他们都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凝聚自己军队的士气,从而获取战场上的主动权。

夏侯惇因为兄弟夏侯渊之死,自然是对天朝有着极大的仇恨,现在有了报仇之机,自然不会放过。

只是唯一遗憾的是,夏侯渊是死在了吕布的手中,此人现并不在天朝军中。只是话又说回来,吕奉先正在此的话,他是不是能勇气出来斗将还要两说了。

就天朝而言,吕布虽然不在,可猛将依然如云,先不说张超的侍卫长许褚本就是一员猛将,还有一军团的文丑将军,六军团的还有典韦与颜良,七军团还有张辽与庞德呢。这些人皆有着万夫不当之勇。

有这些人在此,张超当然不惧于任何的斗将。只是在看到夏侯惇出手之后,张超还是谨慎的派出了典韦。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