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枫桥的诗情(2 / 2)

所以本地文化世家能跟申府真正说得上话的人,有资格说和的,算起来也不多。

一个就是虎丘徐家,另一个就是文家的文元发。

文元发兄弟这些文征明孙子,成功继承了文家的优秀科举基因。

哥哥文肇祉十次乡试不中,比爷爷文征明还多败了一次。

而弟弟文元发一辈子同样止步秀才,人到中年不敢考了,才以贡生身份去了国子监混学历。

他们两人的父亲文彭,据说也是十次乡试不中。

从文征明至今,这房文家祖孙三代六人,人均书画名士,加上弟子故旧,号称嘉万年间苏州文艺圈半壁江山。

但文家三代六名士的乡试落榜总次数,最保守估计在四十次以上

然后这时候申时行发迹了,为了结好同乡文坛半壁江山,八年前帮着文元发谋了个浙江知县的官职。

然后只用五年,就把文元发这样一个监生出身的人,一口气从七品知县提拔到了五品同知。

但文元发脸皮不够厚,实在不好意思这样去当官。

结果三年前没有赴任,回家接替哥哥当文家掌门人,顺便专心培养下一代。

所以有这些渊源和交情,文元发能跟申府说上话,王老盟主也只能请文元发去找申二公子。

但文元发虽然口头答应了,其实心里也挺无语的。

不是他看扁申用嘉,就申二那个跑去浙江冒名乡试还被人拆穿的“谋略”水平,能操纵得了被点评为治世之布、乱世之操的林教授?

不过同样继承了文征明社交方面优秀基因的文元发,还是看破不说破了。

在席位里,十二岁的小文震孟对父亲文元发说:“这王老前辈有点矫情了,父亲你还这么委屈的帮他。”

文元发低声叱道:“闭嘴!还不都是为了你的将来铺路!

这几日对你太放松了,回去温习三遍最新的八股文讲义!

从衡山祖父起,我们文家三代人五十次乡试失败的耻辱,就靠你这个第四代雪耻了!”

坐在旁边的文征明关门弟子王稚登,听到文元发的话后,对小文震孟同情的叹口气。

只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还是像他这样轻松。

换个赛道,完全放弃科举官场,走布衣山人路线也是能成功的嘛。

王老盟主招呼着大家在甲板上入座,又开口道:“好了,不要说那些杂事了,毕竟今天都是为戚少保送行来的。”

既然是送行,那必然是要写诗的,王稚登作为苏州本地文坛领袖,率先来了一首:

“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烛怜门外路,尘土暗江枫。”

然后文元发谦逊的说:“家祖曾经为枫桥题过一首,我就不献丑了,今日只重温家祖的旧作好了。

金阊西来带寒诸,策策丹枫堕烟雨.荒凉古寺烟迷芜,张继诗篇今有无?”

众人作完诗,轮到王老盟主压阵了。

只见老盟主看了看西斜的日头,摆出个眼神迷离的姿势,业务非常娴熟的说:“枫桥暝色隐楼船,文彩风流尽此筵”

突然岸上有人大喝一声:“尔等这些跳梁逆党,安敢在此狂吠!”

这声音确实很大,宛如春雷,楼船甲板上听得清清楚楚。

但这个声音更是很耳熟,还有种魔力,让王老盟主自动的血压飙升,本来非常娴熟的吟诗技能居然被打断了。

一定是幻觉,都踏马的送到枫桥镇了,为什么还能听到那个邪恶的声音骂街!

(本章完)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