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远征(2 / 2)

张武根据自己的经验答道:“总和两边打探到的消息来看,郑之彦这个盐商野心很大,有强烈的进一步向上跃升的心思。

所以他在想尽办法抬升名望,完成由盐商向乡贤名流的晋升。

他现在的状态,让我想起了一年前的坐馆,不可能在脸面和名望问题上让步!

而且郑之彦足够有钱,拿钱买通他没意义,坐馆又给不了郑之彦想要的利益,他就更没可能让步。”

林泰来问:“那现在又该怎么办?”

张武答道:“坐馆也说过,就算混文坛,也要有武力为后盾。

郑家这样的大盐商,肯定仆役护卫成群,就凭我们这几个人,很难与之为敌,所以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聚集人手。

幸亏扬州与苏州并不算太远,我愿意昼夜兼程返回苏州,调集一批人马来支援!”

张文笑道:“你都能想到的问题,坐馆还能想不到?

如果像你一样现在才想到,那就晚了不知多少步了!

你也不想想,二月份是什么季节?”

关系到朝廷生命线的漕运,每年就是从二月开春开始的,上万艘漕船开始缓慢的出现在大运河上。

宣德朝以后,漕运主力也从民户变成了沿途卫所官军,所以有了漕军的说法,最重要的漕军就是扬州卫和凤阳卫。

苏州也一样,二月开始向北方运输漕粮,运输主力则是苏州卫官军。

当然,县里面也可以征发民夫辅助漕运。

其实大明中后期的漕运制度,大部分漕粮并不是从江南直接运往北方京师。

这样路途实在太遥远,可能遭遇的意外因素太多。而且路程周期也实在太长,不利于调度,各方面都很不科学。

所以从宣德朝以后,在运河沿岸设置了若干水次仓进行中转,采用接力式运输的法子。

从江南北上的漕粮,往往只需要送到指定的水次仓就可以了。

比如苏州有很多漕粮,都是指定输送到扬州和淮安的水次仓。

林氏社团的白纸扇高长江、四大金刚之一于恭敬,此时就站立在船头上。

他们两人是吴县辅助漕运“民夫”的正副头领,正率领五百“民夫”,人手一张官府勘发的路引,前往扬州。

据说过了长江,由南向北地势渐高,所以北上行船困难,需要民夫打辅助。www.

这五百“民夫”里,有三百人是社团成员,其余二百人都是从地盘上征发来服役的。

但两类人混编在了一起,同进同退。

船头上的高长江意气风发顾盼自雄,天下有几个人能有率领五百人远征的经历?

开会都开傻了,事情终于都完了,能安心码字了,明天到月底开始加更补更新!

(本章完)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话事人更新,第二百三十三章 远征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