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节 击溃联军(2 / 2)

“你懂个屁,这秦狗是要拿韩信做个招牌,这是要叫我们知道投降过去能升官发财,投降不会被坑杀了,你说这招厉害不厉害!”

楚军士兵议论纷纷,就连将领们也暗中窃窃私语,这些传言在楚军中已经越传越广,最后终于就连项羽和范增也坐不住了。

“少将军,天气日渐转凉,军心动荡,将士惶惶,这仗再打也是无益,撤兵已然是无法选择的事情了!决定吧!”范增长叹一声,无奈的向项羽说道。作为一个谋士,说出这样地话着实没有脸面,尤其是对范增来说,饱读兵书自认是擅奇谋的异人却奈何不了一条黄河,这实在是羞愧之至。

“亚父,嘿,来年,来年我一定要再战这临晋关!”项羽恨声道。现在的他和当初意气风发的样子就象是两个人,面容憔悴,眼窝深陷,这一个多月的苦战不仅让项羽身体上疲惫,更重要的是信心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就在项羽决定无奈退兵的同时,在函谷关,得到傅戈全力支持的韩信很快就用一场胜利平息了秦军将领对他能力的怀疑。

大秦新元初年九月十八日,夜。

乌云笼罩了函谷关上空,就连星星也躲进了云层,消失不见。

在项羽率领楚军主力分兵攻打临晋关后,滞留在函谷关前的联军开始时尚能听从张耳这位临时主将的号令,几次强攻虽不能说战果如何,但也算是尽了力,不过,在得知项羽受阻在黄河渡口后,诸侯们的态度就开始转变了。

楚军实力削弱,这对于攻秦战事来说自不是好消息,但对于有野心的诸侯们来说,项羽实力的削弱不正也是他们的机会吗?

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无论套用在哪个时代都是正确的。

诸侯们哪个没有野心,哪个不想成为王侯,有的甚至于还想着做皇帝!只不过,先前慑于项羽的赫赫威名和强大实力不敢有所动作罢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对峙中,各怀心机、有意保存实力的诸侯们虽然仍时不时的发动攻关行动,但却是干打雷不下雨,样子好看实际效果全无,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形,张耳这位赵国的丞相也是无可奈何,或者更确切的说,张耳的心思和其它诸侯实际上也一样,不然的话,他不会在这个时候安排儿子张敖回兵赵地催促粮秣。

魏豹、田都、韩广这些个诸侯见张耳都在假公济私,当然更是放肆,明的不行,还有暗的,他们纷纷以军粮辎重不足为借口,将精兵强将抽调一空,结果,留在函谷关前的这堪称三十万的庞大反秦叛军,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竟然缩水了三分之二。

军无斗志,将无战意,部队从三十万锐减到十万,而且还都是些老弱残兵,这仗要是还能打赢那才怪了呢?

其实,也不怪这些诸侯们对攻打关中缺乏兴趣,打着复国旗号的他们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一切,除了楚国之外,赵、燕、魏、齐、韩这七雄中的五个都复国了,金银珠宝、美女佳眷、肥田沃土、功名利禄,他们全都拥有了,还想要什么?

做皇帝吗?

皇帝只能一个,这人人都挣着抢着这个位子,又有什么好的,所以,大多数人的理想是割据一方成王就已舒心快意了。

诸侯联军没有战意,却还赖在函谷关门口不走,这便宜的战机若是不打,岂不是愧对老天的恩赐,从夏阳回到函谷关的傅戈、韩信和一些将领都看到了敌军的这一弱点,打是必然的了,具体到怎么个打法,傅戈这回没有象以往一样‘大包大揽’。

既然韩信已是大将军,那么就交给他来指挥吧!

这一仗打好了,韩信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那些对傅戈破格任命一名降将为大将军有看法的将领也会心服口服。

韩信没有让傅戈失望。

借助黑夜的掩护,二万秦国精兵在韩信、涧间、耶疥、李烈的率领下,分四路对扎营于函谷关外西原上的诸侯联军营垒展开夜袭,促不及防,习惯了秦军死守的诸侯军士兵一个个惊慌失措,一时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联军,这诸侯各为其主,虽然形式上联合了,但骨子里谁又甘心把自己的部下交给别人去指挥,在混乱不堪的这一刻,号令不畅的弊病突显得越发的明显,熟悉对方这一死穴的韩信当然不会放过这一良机,一番猛冲猛打,秦军斩敌接近一万具,俘敌二万一千余人,并迫得联军放弃营寨和众多辎重,向后方溃退达二百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