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节 落寞英雄(2 / 2)

“过去与你这老家伙决斗吗,对不起,英布我没有这个兴趣,你想寻死还不容易,我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让你和你身边的那一点可怜的兵力化成一滩血水。”英布冷冷一笑。

老!

与年轻气盛正值壮年地英布相比,已过五旬须发皆白的章邯确实老了!

“哼,英布你休得意,总有一天你也会有老的时候,总有一天你也会有我今日的下场!”喝骂声中,不堪再受羞辱的章邯满身是血摇晃着带领最后的三百余士兵冲杀了出来。

“左、右两翼,围杀过去,有割下章邯首级者,赏五百金!”瘦削的英布站在楚军中,他只是冷冷的瞧着面前的这支残破不堪的军队,这样老弱的对手实在提不起他多大的兴趣。

章邯,或许换在三年之前,还能算作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而现在,面对的这个老者不过是一不识时务的愚蠢之辈罢了。

英布心中,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那便是在陈县将他杀得大败的那个人,那个叫傅戈的秦国丞相。

章邯死了!

死在一个名叫司马童的楚军军侯手里。

他一生的光荣与辉煌由平叛而开始,又由叛乱而结束,人生的轨迹竟然是如此的玄妙,让人直感叹冥冥中上天的安排。

也就在章邯战死沙场的同时,司马欣投降了!这位曾做过长史的风云人物又一次借助其出众的人际能力逃脱了死亡的惩罚。

在那些围困的楚军诸部中间,眼尖的司马欣迅速的向打着“项”字旗号的楚军逃了过去,让他感到幸运万分的是率领这支楚军的是项声,项梁的儿子,项羽的族弟。

司马欣是幸运的,同样被俘的董翳就没有他这般好运气了,落到英布手里的董翳很倒霉的被砍了脑袋,这位一直追随着章邯的秦军将领实现了他至死相随的梦想。

章邯军全军覆没。

但秦国却没有覆亡,因为秦国的旌旗已经转到了另一个更强有力的人手里,他的名字叫傅戈。

项羽和刘邦都在忙着剿平章邯的叛乱,其它诸侯则忙着大的吞并小的,小的算计大的勾当,曾几何时,这些以反抗暴秦起家的豪杰们都有了自己的烦心事,经过数年的撕杀之后,他们开始发现举事时喊出的让贫民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口号已成了一句空话。

战乱让关东一带的人口锐减!

象大梁、邯郸、宛等一些大城市,人口相比战前减少了十分之六,原来的万户大邑只剩下了约四千余户,换句话说,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战乱中存活了下来,而就是这部分芶活的人,也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战乱结束的那一天。

为了活命,许多百姓开始逃亡,或携家逃入荒无人迹的深山避难,或逃到相对安定的地方,在这其中,有许多人选择了向西投奔秦国。说来也真是不可思议,在这些逃亡到秦国去的人中间,就有许多人的儿子、兄长追随着诸侯的军队与秦军交战过。

曾经反抗秦国的人又选择了投奔秦国,这在预示着什么?预示着民心所向。

函谷关。

烈烈的西风将旗帜吹得作响,整装待发的五万秦军战卒精神抖擞,雄姿勃发,这是一支由从南疆回来的老卒组成的军队,他们作战经验丰富,他们是新组建的秦军中最有战斗力的一支,而他们的主将正是最近威名赫赫的大将军韩信。

“傅帅,项羽、刘邦等诸侯为围剿章邯,争先率军滞留于南阳宛城一带,三川以北只有殷王司马印驻守于河内,我军正可伺机讨伐,拿下这一毗邻太原、上党的重要地区,消除其对我北方运输线的威胁!”

也就在章邯全军覆灭的同时,韩信的建议适时而来,早就心意相通的傅戈对此心领神会,立即兵符尽出,下令起兵出征。

“大将军,等一等,请让我随军同行出征!”一个苍劲有力的呼喊声响起在战阵前方,自函谷关上,一骑飞奔而下,正是老将涧间。

“老将军还是不要去了吧,这函谷关的守卫也相当的重要,没有了你坐镇,那叛军还不乘虚而来。”韩信劝慰道。

“大将军是瞧不起老夫吗?我开弓可拉箭,跨马可征杀,军中哪一个不服的,尽管站出来,若能赢了我老涧,我保证立即解甲归田,再不言披甲上阵之事,但若无人能赢我,大将军可不许阻我上阵杀敌!”涧间一边朗声说着,一边翻身跃上马背,随后他用挑战的目光一一逼视军中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