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节 绝地反击(2 / 2)

象这种紧急救援的差使。在这个时代也唯有骑军才能胜任,骑军就好比后世的快速反应部队,哪里有紧急情况他们就赶往哪里,同样的情况,若是换作其它地队伍,在连续的行军之后,难免会士气低落,就算赶到了战场,估计也发挥不出什么战斗力。

“李将军,歇息一会吧,兄弟们都支撑不住了!已经有好几个弟兄掉下马!”行进途中,一名都尉模样的将领急奔到李烈跟前,哀求道。说实话,也就是经过下林苑严格整训的骑军,若是换了另外一支队伍,队形早就松垮下来了。

在急速的奔驰中坠马,结果就象后世从高速行驶的汽车上跳下一样,运气好一点的断胳膊缺腿,运气差一点的就直接丢了小命。

“歇息不可能,你去告诉兄弟们,都把吃奶的劲头给我使出来,跑死了也要跑,要是让匈奴贼子占了临洮,信不信我的鞭子不长眼!”

士兵坠马而亡,李烈又岂能不痛,他治军一向宽严有度,甚得士兵敬服,这一次若不是实在给逼急了,也不会如此狠得下心。

作为傅戈器重的年轻将领,李烈对于秦匈之间的微妙关系自然瞧得清楚,对于傅戈在关中战事最危殆的时候仍然不动杨翁子一部的做法,他也有自己的认识。

匈奴人早晚会报复的。

这一点李烈早有提防,他清楚随着临洮城的这一次烽火,秦匈边境平静了一年多的态势随之而结束,这一次匈奴人再不会为了女人而罢兵,他们已经作好了灭亡秦国的准备。

“妈的,二天时间杨翁子都坚持不了,他的三万军队都是吃干饭的。”尽管给部下下了死命令,但李烈在心底还是骂开了粗口。

“李将军,临洮城中混进入匈奴人的奸细,北门告急,杨将军率将士浴血撕杀,血染征袍,方自堵住了缺口!”奉命求救的杨翁子部参谋怒容满面,显然对李烈的粗口相当不忿,这也难怪,当初李烈随着王离南下之时,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都尉。

“有匈奴奸细渗入,兄弟们,加把劲,今日天亮之前赶到河南塞。”李烈眸中一闪,泯了泯干涩的嘴唇,没有计较对方适才话语中的不敬,临洮危殆,一旦有失的话,匈奴骑兵就会被蝗虫一样涌入关内,到那时就是想堵也堵不住。

“河南塞,李将军,临洮危急,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呀!”刚刚听到李烈增援而大喜的北方军团参谋面色惶急,已经口不择言。

“哼,你枉为参谋,只知纸上谈兵,难道不知通变吗?我的麾下皆是骑军,难不成要到临洮去和匈奴人打死仗,烂仗吗?”李烈冷哼一声,怒吼出声。

迂回包抄到匈奴人的背后,狠狠的捅上一刀子,这才是李烈所擅长的。

杨翁子和李烈,这二个秦军大将在前线舍命搏杀,同样,急急从征剿项羽的楚地赶回的傅戈也没有闲着,在函谷关,一场紧急的小范围军事会议正在召开。

参加这次会议的秦军首脑虽然不多,但重要人物却是一应俱全,傅戈这位军中统帅、大秦国的丞相自然是少不了的,韩信、张良、陈平、彭越、陈参,除了奉命在外的郦商、郦疥、栾布等将领外,傅系主要人物算是全部来了。

“傅帅,杨将军乃是国之干城、北方军团宿将,以他高傲的个性,若非到了实在无法坚守的地步,是绝不会出声求援的,我想前方战事一定到了危急的关头。”会议伊始,大将军韩信就急急站起,力谏道。

就在秦军围剿项羽于乌江的同时,韩信为了对付复剿不平的田横,率领栾布军奔往了齐地,现在北方有变,韩信就让栾布率部继续扫荡田横势力,自己则立即赶来会合。

“李烈部现在什么地方?”

“禀傅帅,李将军刚刚回报,他的部队已经过了夏阳,正朝河南塞转进!”听到傅戈发问,陈参连忙回道。

相比这些名声赫赫的大将、谋士,陈参的名气确实弱得可以,不过,也正是因为他没有什么名气,才能够安心担当起参谋的职责。

“河南塞,临洮危在殆夕,李烈竟还不去救援,这还了得?”

“临洮到底还能坚守几日,杨将军有没有确切的把握?”

“临洮一失,匈奴人就会象洪水一样涌进关内,这又如何是好?”

一时间,议事厅内乱作一团,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就连向以智谋著称的陈平,也参与到了这场争论之中,座中唯一不动声色的,或许只有不动声色的傅戈和淡定从容的张良了。

“子房,你的意见如何?”

“河南塞,这个李疯子,他这是要驱疲兵于敌后,真是够胆大包天的。”张良微笑作答,相比陈平,张良在这种大局观的把握上,还是要高明了许多,他们两个就象是阴阳两面,张良给予人的印象是大气和阳光,而陈平则更象是藏在背后阴影里的一根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