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节 剑指东方(2 / 2)

“哼,不就是回来一个人吗?有必要这么重视吗?”瞧见傅戈喜滋滋的态度,还在为受了冷落而生气地一众女眷不禁心中暗自嘀咕。

幸好,这一回英布做事还算地道,知晓傅戈出游带着家眷的他在临来之时,还带来了家中那位喊一声侯爷府要震天动地的夫人吴姬。

有虞姬和吴姬这层旧识关系,气氛顿时一下子好转了不少,傅戈在英布的带路下,来到了岛上的议事正厅,只见厅堂内有一个穿着奇怪圆顶布条,头上系着一个难看的盘髻的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正忐忑不安的等在那里。

“嗯,这位是我大秦国至高无上地丞相大人,有什么事情你就开口说吧。”英布轻咳了一声,对着那男子说道。

“丞相,你就是大秦国的丞相,不,我要见李斯李大人。”那男子迟疑的说着,一脸的惶然,显然不相信面前这个年轻而脸色黝黑得象个农夫的人会是堂堂大秦国的丞相,不会的,这一定是英布随便从什么地方弄来一个假货骗自己上当。

如果不是他们临离开时,始皇帝的身体已经不怎么样了,他才没有冒然开口说要见始皇帝的话来。

“哈,李斯大人,你若想见他的话,恐怕只有等到死了之后了。”傅戈微微一笑,淡然平静的回复道。

面前的这个人当真是个外来货色,要不然怎么不知道秦国已经大变了模样,不仅始皇帝已经作古于宏伟的陵墓之中,就是那位能干的丞相李斯也已被他的同僚赵高给砍了脑袋。

“李大人不在了,那我回来找谁去讨要救兵?师傅,不是弟子无能,实在是弟子没有了办法呀!”

男子听闻李斯已死的消息,呆了一呆,然后竟是放声大哭起来。

“哭什么,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事痛痛快快的说出来,光哭有咋,屁用?”看到眼前的这个家伙未讲三句话就抹了眼泪,英布不禁心头火起怒喝起来。

当年在军中,他也算是性情火爆的一个,有哪个士兵作战畏缩或者哭泣不战的话,早就被他喝令拖出去一刀剁了。

“回禀两位大人,我师傅自奉始皇帝诏令之后,率领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余工匠装带五谷种子、粮食、器皿、淡水等,入海去仙山求药。一路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到了一座东方的大岛(注即九洲),这座大岛上的居民当时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阶段,于是我们就在岛上向土著民族传播我大秦先进的农耕知识和捕鱼、锻冶、制盐等技术,因此当地的人尊我师为“司农耕神”和“医药神”——。”

牛皮,大概凡是搞迷信的人都是吹牛皮的高手,要不然怎么可能迷惑得住秦始皇,要知道徐福第一次出海可是什么也没得到,而他还能获得第二次出海的机会,这其中三寸不烂之舌显然起到了关健的作用。

这一点真传徐福跟前的这个得意弟子学得还真是不赖,林林总总的讲了半天,傅戈才基本听清楚了徐福出海之后的去向,同时,也知晓了他之后的一些情况。

徐福率领着一帮弟子在九洲登陆,随后经过十余年的传经布道,终于算是初步统一了九洲岛,不过,这个时候,位于九洲之北本州岛上另一个叫根子彦的国家也开始强大起来,两强相遇,彼此都有扩张消灭对方的意图,于是一场战事爆发。

结果很不幸,徐福这帮人耍耍嘴皮子功夫还是不错,但要论起打仗,则完完全全是外行,手中空有比对方先进许多的兵器,竟然还连吃败仗,迫不得已,徐福只得喊来亲信弟子,让他们速速回故土秦国去搬救兵,至于始皇帝需求的长生不老之药,徐福此时也顾不得了,反正只要能搬来秦国的援兵打跑了本州岛上的敌人,到时保全了性命再去想办法应付始皇帝也不迟。

为了救援,徐福派出了好几批弟子,不过最终顺利回到秦国的,只有眼前这个叫徐羽的弟子,其它人估计不是葬身鱼腹,就是流落到不知哪个岛屿上去过荒岛生活去了。

要想增援徐福,就必须跨海远征——,对于尚处于重建期和习惯了内河作战的秦国水军来说,实在是一个难度极高的任务。

海中风浪颠颇,一个不慎,就会船覆人亡,徐福能够顺利的漂流到九洲,其中已经不知得到了多少老天的眷顾,而一旦秦国的水军出海,他们还会有这样的好运气吗?

就傅戈知道的事实,当年蒙古人的大军曾经组建船队去征讨日本,结果大军在海上遭遇风浪袭击而覆没,如此血淋淋的例子摆放在眼前,况且秦时的技术水平还远远不如元代,冒险远航去日本,除非疯了恐怕没有人会这么去做。

注:日本历史参照百度大神,有出入的地方不再进行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