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书店(2)(2 / 2)

对冲 月影梧桐 4762 字 2019-07-01

“确切地说,克鲁格曼算我的学术偶像。这位先生在麻省理工读书时天天上历史课,经济反而学的不多,后来嘛……你懂的,这就是个被经济学耽误的历史学家,还是生活所迫。”

听常天浩再次说起“生活所迫”,女孩子哈哈大笑起来,这次笑声有点大,周围全看了过来,慌的她赶紧闭嘴,三步并作两步先去低头去结账了。

常天浩排在后面问营业员:“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有么?”

“没有。”

“那……有他的《流行的国际主义》么?”

“也没有。”

“那,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有么?我问的是英文版……”常天浩知道这本书1998年4月才出版,但出版前已被140万美元的高额稿费买下了版权,随后300多所美国大学迅速将其列为经济学教材,这本书作为教材来看比较浅显风趣,是最为适宜的经济学入门级教材,搭配英文版效果尤佳。

营业员显然很不耐烦:“英文版啊,你去外文书店看看吧,我们这都是中文书!”

常天浩一摊手,只把手里那本《经济学》结了账,他敢打赌,再问下去对面估计要发飙了。

“去外文书店么?我记得那边有冷饮亭……”

女孩子想了想,不由自主地点点头:“好啊……”

外文书店里冷冷清清,不过常天浩要的书找到不少,不一会儿就从架子上拿到了《西方经济学史》(罗杰·E.巴克豪斯)和《经济思想史》(斯坦利·L·布鲁)。

“这两本如果你有兴趣都可以看,不过内核不一样。巴克豪斯这本,以年代为着眼点,着重分析各时代与相应的学术思想演变,时代感很强,比如1929年经济危机后,经济学主流思想就慢慢开始从自由主义转向凯恩斯主义。斯坦利这本是从学术流派来剖析的,你可看到一个个流派内部的演变,好比讲中国学术人物:儒家下面跟着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儒都是儒,但古儒与中儒,中儒与近儒,完全是两回事,等现在扯新儒家,说是复兴,其实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经济学也如此,同样挂着新古典的名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芝加哥学派的新古典就不一样。”

常天浩想了想补了一句:“巴克豪斯这本是编年体;斯坦利这本算纪传体。”

女孩子插不上话,只下意识问了一句:“马歇尔他讲了什么?”

“讲了很多,核心是均衡价格理论,不过与目前关系最密切的是一条……”常天浩问,“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分配方式的重大改革,是什么?”

“考我么?”对面不假思索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没错!按劳分配是马克思的观点,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马歇尔的观点。”常天浩讽刺道,“我们国内有些学者使劲攻击人家西方经济学是庸俗经济学,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女孩子可能没听懂这个讽刺,也可能听懂了故意装不懂常天浩认为是后者,摆出想笑又不敢笑的态势。

“来,再考考你,你对考茨基怎么看?”

对面想了想道:“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针对一战制定了一个被称为橡皮图章的决议,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的叛徒。”

常天浩笑笑:“课本基本功很扎实,小字注解也看了,不过历史比教材要复杂的多,考茨基是《资本论》第四卷的编撰,他对苏联的论述,后来我觉得都是正确的,关于修正主义,他提出的,……垄断发展的趋势,将是由国内垄断发展到全世界的垄断,最后走向全世界托拉斯。你看看目前的跨国大财团,你觉得他说的有错么?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个最高阶段到现在差不多有100年了,帝国主义还好端端的活蹦乱跳,发誓要埋葬它的掘墓人自己却倒下了,这不是讽刺么?”

女孩子一愣,想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喃喃自语道:“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如果说伯恩斯坦和考茨基对马克思体系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理论进行修正是修正主义,那么,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在最薄弱的帝国主义国家革命成功,和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成功,同样也是对马列经典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将在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观点的修正,这就不是修正主义了?修正主义有双重标准?”

女孩子觉得常天浩最后这问话很犀利,很有气势,她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觉得对面这人好厉害,一双眼睛顿时变得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