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非正式私募(1)(2 / 2)

对冲 月影梧桐 4251 字 2019-07-01

“冒昧问一句,资金量大概有多少?”

“不多,350万左右。”

超哥插话道:“我个人出50万。”

高洋道:“我也出50万。”

常天浩盘算了一下,这样就有450万了,他点点头,数目不能说少了。

高洋解释说:“方案是大家拿钱出来成立共同基金,师弟负责操盘,不过资金比例和分派方式刚才一直在讨论,李总想请师弟也拿50万出来,凑足500万,由公司出面组织配800万港币的账户,然后……”

“这是我的考虑,不是说信不过常先生的职业水平,而是干房地产最讲究利益捆绑,所以希望你也投入些,这样大家结成利益共同体,用时髦话说叫……共赢。”

让常天浩拿很多出来他不干,不是没把握,而是安全性存疑。50万没问题,本周待结算的款子就有70多万,直接划过去就是。便不动声色道:“今天港股大盘怎么样?”

“跌了!”高洋笑道,“师弟手法令人叹为观止,昨天冲高回落,你在最高点附近平仓;今天低开,开盘价连7700点都没守住,估计这会儿该只有7600多点了。”

常天浩想,如果真跌破7500点,那建仓机会又来了他知道月底结算价会在7800点以上。假设每张300点利润,一张就是1.5万港币,800万港币的账户建仓100张比较稳妥高洋不过300多万都上了100张呢!

“我看可以,不过分配方式打算怎么弄?”

“上海比较常见的基金运作有两种,一是承诺保底,固定收益,比如年化12-15%;还有是浮动收益,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先听听师弟的想法。”

常天浩道:“如果是前者,我大概可承诺1%的保底月收益,每月结算。”

李恒摇摇头,显然看不上1%这点收入,便道:“常先生说第二种吧。”

“第二种是20+2,所谓20,盈利部分基金经理拿走20%,同时根据资产管理规模大小收取2%管理费。”

“如果亏了呢?”

“基金经理不承担亏损,管理费照常收取,额……顶多减半。”

李恒皱了下眉头,感觉这条款有点儿不爽。

常天浩把目光投向高洋,示意他的营销水平可以吹一波了。

高洋会意,马上道:“李总,这确实是业内规矩,如果让基金经理按比例承担损失,那他还不如自己找银行贷款呢。不过我们这么熟,天浩又是我师弟,你看这个折中方案行不行?如果亏损,2%管理费一文不收,同时项目运作期间发生的手续费、开户、汇兑等乱七八糟的费用全部我们公司承担……当然,我相信没人搞投资是冲着亏损来的。我师弟操作水平真的非常厉害,交割单刚才您也过目了,超哥这么谨慎的人,还有我自己都准备投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