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法墨结合﹙八﹚(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ps:首先,是爱有差等与“兼爱”的对立。儒、墨两家虽然都提倡“仁”,但是两家“仁”的含义却是各不相同的。儒家的“仁”,虽然也主张‘爱人‘,从表面上看来是爱一切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里所谓的‘爱人‘,对统治阶级来说,是要调和其内部矛盾;而对被统治者来说,表面上的爱,是为了劳动者为统治者卖力。而且儒家的‘仁‘,还受着宗法制的制约,强调‘亲亲、尊尊、长长‘的区别。比如,《孟子.告子上》记载就明确说:‘亲亲,仁也。‘这样便使爱有了亲疏厚薄。因此,儒家是主张爱有差等的。

儒墨区别

首先,是爱有差等与“兼爱”的对立。儒、墨两家虽然都提倡“仁”,但是两家“仁”的含义却是各不相同的。儒家的“仁”,虽然也主张‘爱人‘,从表面上看来是爱一切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里所谓的‘爱人‘,对统治阶级来说,是要调和其内部矛盾;而对被统治者来说,表面上的爱,是为了劳动者为统治者卖力。而且儒家的‘仁‘,还受着宗法制的制约,强调‘亲亲、尊尊、长长‘的区别。比如,《孟子.告子上》记载就明确说:‘亲亲,仁也。‘这样便使爱有了亲疏厚薄。因此,儒家是主张爱有差等的。

墨家主张的‘仁‘,是‘兼相爱‘。这是一种普遍的爱,是理想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所以,孟子批评墨家的‘兼爱‘是‘爱无差等‘。学术界多持儒家爱有差等与墨家‘爱无差等‘的对立的观点。但是孙诒让《墨子闲话.墨家诸子钩沉》据马总《意林》辑录《随巢子》(墨子弟子随巢子的著作)的材料认为。随巢子在论述‘兼爱‘时说‘有疏而无绝。有后而无遗‘。即有亲疏的差别,但没有被拒绝的;有先后的差别,但没有被遗忘的。可见随巢子保存了墨家‘兼爱‘说的原貌,是‘纯笃无疵‘的。因此认为,‘爱无差等‘的说法,大概是墨家‘传述之末失‘,加上后人的附会,才成为被攻击的把子。而它的本意并非如此。孙诒让之说,仅录以备考。

其次,‘罕言利‘与‘交相利‘的对立。儒、墨两家都提倡“义”,然而两家“义”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儒家往把“义”与‘利‘对立起来,而墨家则认为“义”与‘利‘是合一的,而且还认为与‘兼相爱‘是密不可分的。‘兼相爱‘的具体表现在‘交相利‘。这与儒家的‘义利‘观是显然对立的。孔子不仅‘罕言利‘,而且还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把重视‘利‘的称为‘小人‘。

第三,‘天命‘论与‘非命‘的对立。儒家认为人的长寿或短命、贫穷或是富贵、国家治乱与安危等等,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即《论语.颜渊》所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墨家否定儒家的这种‘天命论‘。而主张‘非命‘,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奋发图强,‘不敢怠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