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魁一寻思,就先不管费用,既然陛下让会议,那就先议了再说,反正好赖都是陛下说了算。</p>
“要造修船舶,不都该先由衙门先提请,然后呈送都水司,这次造海船又是哪个衙门所提?”</p>
“不清楚。”</p>
“不清楚?造哪种船,用于何目的,造多少只……也不清楚?”</p>
“不清楚。”</p>
“那,造船所需费用,是否还是‘官三民七’?”</p>
“不清楚。”</p>
“不清楚?那请问大司空,你今日把我等叫来会议,会议啥?”</p>
“哎……”杨一魁只得叹气,他能不叹气?“比着漕船来呢?”</p>
“堂官莫不是说笑?漕船,光浅船一年就要新造1625只,遮洋船新造54只,您确定要造那么多?是什么样的海船?”</p>
“能载一千石的海船呢?”</p>
“一千石?就算拿一千料的运粮船作比照,其造价不菲,一千石怎么也得三千料才行。”</p>
“一个船厂能造多少,一年?”</p>
“这么说吧,一千石的船用船料也不少。只要有船料,有费用,有匠人,一年百八十艘也不是不可,问题是有吗?”</p>
杨一魁无语,绕来绕去还是离不开钱。本来道理也是这样,有钱什么造不出来?</p>
“若是改造旧粮船呢?”</p>
都水司郎中却摇了摇头:“堂官,先不论有无一千料的旧粮船,漕船尺寸与海船差别大了,根本无法改造,只能是拆旧船料。下官在船厂日志里只看到永乐年间有大规模改造海船的记录,但那时的船应该是海船居多,没有现在的漕船。”</p>
“好吧,大体我是清楚了,”杨一魁只得这样应道。</p>
会议最后各部并没议合,只能草草收场,但杨一魁还是写了一份会议记录呈上。朱翊钧看过记录,同样也寻思开来了——官三民七,他知就是官办三分,民办七分。要是按照杨一魁所提的三千料,起码一只造价三百两以上。工、户二部包三分,地方分摊七分,按理是这样,但地方七分又如何分配?那就山东、直隶两省分摊。至于需要造多少,哪个衙门提出?不如就让莱州府提请,山东巡抚再向上奏请,这样他也好下工部审阅。</p>
朱翊钧这般考虑妥了,便又令文书官批红,批红的记录再次下至内阁,命沈一贯据此草拟谕旨。</p>
前后三道谕旨,很快就过了六科,然后送出京,不日便会抵达山东。</p>
朱翊钧突如其来的做法着实让一众官员摸不着头脑。先不论海运不海运,单说矿税问题,自万历二十四年起至今五年时间,有多少题奏章疏是希望皇帝取消矿税?恐怕数都数不清了。但皇帝有取消吗?没有,不但没取消,反而越发变本加厉,对内官的恣意妄为的行为,也越发袒护。</p>
但这次却松了口,虽然未必就变成好事,但至少说明一点,矿监税使并非一成不变的政策,关键还是看皇上的态度。沈一贯一贯心细敏感,他从谕旨中觉出了一丝不同。</p>
虽然他并不想与皇上共情,但不得不换一个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位皇上——他究竟要什么?显而易见皇帝爱财,所以……</p>
“难怪当初张江陵秉政时,皇上对他言听计从,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张江陵能给皇上弄来钱!”一想到这点,沈一贯就觉得无力,他并无张江陵赚钱的本事,也不懂经商之道。“要是有官员能解决‘取之有道’的问题,说不定矿税早就取消了……”沈一贯越想越觉得就是这样。</p>
————</p>
八月末,皇长子朱常洛年满十九,沈一贯心里一直还惦记着皇长子的事。自打五月郑国泰上疏请立之后,他又上过两疏,毫无例外皆石沉大海。</p>
十九岁,即便是百姓家的孩子也早该成家了。</p>
沈一贯一直觉得这就是他为官从政的使命,这场国本之争应该到结束的时候了。</p>
遂再次上疏言——诗有《既醉》之篇,太平之雅也,‘君子万年,介尔景福’,此忠臣所以祝愿其君者。继之曰,‘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则愿其子孙之多。</p>
谓上天锡善莫有大于此者,又曰:‘里尔女士,从以子孙,’复愿得淑媛以为之配,而胤生贤子孙以相从也。《斯干》之篇颂筑室既成之什也,‘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p>
羙新成天子之宫,规模广大,户牖或西或南,居处甚安,笑语甚适也。继之曰,‘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男子之祥’。言吉祥善事当生圣子神孙,于是室又曰,朱芾斯皇室家君王。言此圣子神孙者,皆宜服朱芾之煌煌,而有室有家,为君为王,享福禄于无穷也。</p>
今当万寿称觞之时,两美成之日,在廷臣子祝祷同词,谁不愿以此言进哉?然迎禧导瑞启天之祥实,自圣心一念之始。盖父子之间非但人所难言,即人子于父母之前,亦往往有心欲之而口不能言者。惟父母曲体其心,而早为之所,此所谓至情也。</p>
皇长子以聦睿之性近强壮之年,血气既充天机自起,非皇上至慈,谁其体悉皇上大婚及时?故得皇子甚早。然彼时圣母遣官祈祷,已若虑其迟者。皇上为皇长子大礼计虑过周,必欲备其仪文,罗诸珍异以厚之。推念真情不如早谐伉俪之为。适皇上孝奉圣母,朝夕起居而集九御之朝,竭四海之奉。推念真情不如早遂含饴以弄子孙之为欢然,则此一礼也。上体圣母之情,下体皇长子之情,宜不崇朝而举矣。今年先完皇长子大礼,明春以后,以次举诸皇子各礼,以笃父子之恩,以示长幼之序,以慰中外之望,以启祚胤之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