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掠地虽广根未稳,西边猛虎出关来(2 / 2)

他转向攻下徐州,于是,黄河淮河之间,这片最富饶的土地,全部归入他的版图。</p>

他向南的扩展,也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p>

随着显州田瓒的归降,南至襄阳的大片土地,也全都改姓王氏。</p>

王世充占据了中原大片的领地和人口,成为无可置疑的中原霸主,但他郑国的统治也面临很大的风险。</p>

这些地方势力的归属,其本质都是松散的羁糜而已,他们对王世充的郑国政权,既没有认可度,更谈不上忠诚度。</p>

他们只认一个理,也只能认一个理,谁强就跟谁。</p>

这是一个悖论,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没有选择的权力。</p>

这是夹缝生存的小势力的悲哀,也是几个大势力,经常可以一战定乾坤的由来。</p>

这种统治当然并不牢固,在李唐和王世充的战斗中,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p>

王世充往西面的扩张之路,就要复杂得多,因为他的西面,是李唐的天下。</p>

他们很早就打过交道。</p>

当年李渊刚入主长安时,李密和东都政权激战正酣。</p>

李渊刚立稳脚跟,就做了二手准备。</p>

一方面自视为隋臣,一方面想顺势攻下东都洛阳,他以隋臣的名义,曾经派遣李建成和李世民统帅十万大军,赴东都洛阳,以江湖救急。</p>

但激战的二大势力都不领情,李唐和他们在洛阳城下,擦肩而过。</p>

和李密是一触即退,双方遥相观望,保持默契,互不打扰。</p>

而东都政权却视他们为国贼,李唐认为是“相救”东都,而东都视他们为侵略。</p>

李唐军队立即发现了他们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面临腹背受敌的风险,并且也捞不到好处。</p>

撤军是他们唯一的选择。</p>

他们知道东都政权不会失去追击他们的机会,于是,他们在撤退的途中,埋伏好军队,将东都的追兵,一路反杀到洛阳城下。</p>

此战李唐军队大获全胜,斩首四千级。</p>

但最大的收获,却是在潼关之东,河南之地,新设了新安和宜阳二郡,作为进攻山东之地的桥头堡。</p>

来日不长,必下洛阳。</p>

这一直是李唐的既定战略,当李世民解决了刘武周和宋金刚,稳固后方,洛阳就是他的下一站。</p>

并且李唐展示了超高的军事动员能力,李渊似乎没有任何耐心,也不愿做任何等待。</p>

李世民四月击溃宋金刚,五月班师回长安,六月就重整装出发,东出潼关,直指洛阳。</p>

这真是一具可怕而高效的战争机器。</p>

兵贵神速,这其实也是时势必然,李渊在抢时间。</p>

他必需在王世充没有站稳脚跟前,就和他决斗,每提早一天,都可以让王世充的战略优势丧失一分。</p>

事实证明,李渊确实老谋深算,因为王世充虽然得到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但却根基未牢,只要李唐在外部施以压力,就足以让王世充的政权地动山摇。</p>

压力之下,才能让对手出错,那就是自己最佳的出手时间。</p>

李唐王郑二国,第一次在正面战场,正式交手。</p>

正式交战前,双方都想在政治和外交上给自己营造优势地位。</p>

毫无疑问,突厥成了双方争夺的最大的焦点。</p>

突厥再一次站在顶峰,他们是亚洲事实上的霸主,尤其是北方邻近突厥的割据势力,如果没有突厥的支持,就无法立足。</p>

李渊同样无法避免这种命运,他自太原起兵,就一直尊奉突厥为背后的谋主。</p>

李渊信奉财帛动人心的规则,倾其所有,向突厥人供奉金帛女子,丝绸绢帛,加上他刻意迎合尊重突厥的使臣,因而一直和突厥维持了至少表面上的亲密无间。</p>

但突厥最大的利益是保持中原大地各路政权的平衡。</p>

当各大势力都无法吃掉对方时,才需要仰仗突厥的力量,他们才能利益最大化。</p>

所以,当刘武周进攻河东之地,他们虽然给李渊支援了二千出工不出力的人马,表面上说是协助李渊防守,实际上却按兵不动,既可监视,又可乘机浑水摸鱼。</p>

但同时,突厥人也派出五百精兵给刘武周冲锋陷阵。</p>

这看似矛盾,实际上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唯恐天下不乱,唯恐群雄不战。</p>

越战越乱,越乱他们就会越强。</p>

二边下注,各路通吃。</p>

这支二千人的部队并没有空手而归,他们回归突厥时,自太原城往北,一路沿路抢劫掳掠了无数美女财宝。</p>

而李渊当时根本没有任何力量去阻止突厥人的暴行,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p>

直接的抢夺,当然可以增加财富,但远不如让培植的势力,打得热火朝天,就可以恢复昔日“南面二儿孝顺,何忧贫也”的舒服滋润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