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豆入牛口必成擒,孤军何能全世充(2 / 2)

王世充召开了御前会议,商讨未来的道路。</p>

未来,他们还有未来吗?</p>

沉默,一片死寂的沉默。</p>

王世充知道将领们是不会再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的,那就只能自己先来。</p>

他率先打破闷局,想突围南走襄阳,南方,那是他们唯一可以托身之地。</p>

他们来自于南方的江淮之间,如果能再一次到达自己熟悉的故土,江淮父老或者能容纳支持他们,未始没有东山再起之日。</p>

但将领们都心灰意懒,不愿意再跟随王世充突围,他们意气消沉地说道:“吾所恃者夏王,夏王今已为擒,虽得出,终必无成。”</p>

败局已定,大势已去。</p>

既然战之必败,逃跑无门,好就只剩下投降一道了。</p>

王世充只得大开城门,率领太子、群臣、文武百官二千多人,走向李世民的大营,请求投降。</p>

王世充是败军之降,心中惶恐,俯伏在地上,竟然汗流浃背。</p>

李世民并不倨傲,但却不无志得意满地说:“卿常以童子见处,今见童子,何恭之甚邪?”</p>

王世充不能说话,也不好说话,只是顿首谢罪。</p>

李世民展示了仁义之师的风范。</p>

他全面接手洛阳,虽然这座城池,让他流了无数的血,甚至有可能让他有来无回,但现在匍匐在他脚下,他感觉自己是胜者,是世间之王。</p>

胜利的感觉真好。</p>

他回洛阳时,见到了封德彝,这个代表李渊坚决反对自己在虎牢决战的元老,李世民确实心情大佳,他忍不住调侃封德彝说:“不用公言,得有今日。智者千虑,不免一失乎!”</p>

封德彝想起昔日和李世民脸红脖子粗的辩论场面,心生惭愧,不敢和他对视。</p>

李世民不为己甚,哈哈大笑而已。</p>

但该做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p>

在洛阳决战之前,李世民已经取得了李渊的肯首,“归语尔王,今取洛阳,止于息兵。克城之日,乘舆法物、图籍、器械,非私所有须者,委汝收之,其余子女玉帛,并以分赐将士。”</p>

事实上,李世民也几乎将洛阳当成了他的大本营,但作为旧隋的东都,也是事实上的王城,富甲天下的财宝土地布帛,以当时李世民区区一个藩王,无法一口吞下。</p>

长安城中,各路力量,都睁大了眼睛,伸长了手臂,以期在一个可以预见的大一统王朝中,都早已开始布局。</p>

李世民将从此刻开始,进入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p>

一旦开始,绝不可停止。</p>

只有将战场之上那一套,全部搬到政治场上,李世民才发现他有赢的可能。</p>

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收拾好洛阳城的局势。</p>

李世民颁布严令,分兵各守寺肆,禁止侵扰,他令行禁止,属下都不敢违犯,一时肃然。</p>

新朝新气象,李世民依然有大动作。</p>

当他看到杨隋在洛阳穷奢极侈的宫殿时,他由衷地感叹道:“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p>

他颁下命令,撤掉端门楼,焚烧乾阳殿,毁掉则天门阙。</p>

王世充败,洛阳下。</p>

此战之后,河南河北之地,将尽入李唐版图,李渊已显现出统一天下的必然之势,凭仅一点,他就可以屹立于中华皇帝之林。</p>

但善后之事,还非常复杂。</p>

甚至引发了另一场严重的危机,河北窦建德虽然失败,但因为李唐在窦建德及其部属的处理上,操之过急,人心并不服,加上他们依然保留有强大的军事力量。</p>

而这个世间,只信奉谁的拳头硬,谁才更有理的真理。</p>

于是,河北很快复叛。</p>

自此之后,李唐和河北之间,几百年的恩恩怨怨,征战较劲,从未真正停止,草灰蛇线,始自于此。</p>

洛阳城旧官僚的处理,非常简单。</p>

李世民杀掉了一批为首的不仁不义的大官僚后,就停止了肃反行动。</p>

洛阳屡经战火,已经奄奄一息,它太需要休息,哪怕只是片刻的安宁。</p>

但在处斩的人群之中,有一个人却很特别,他就是单雄信。</p>

他是原瓦岗军中的元老,号称飞将军,先跟随翟让,后归李密,最后投降了王世充。</p>

但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李世绩的铁哥们,是喝过酒,发过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铁哥们。</p>

但李世民要处斩单雄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