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两国夹缝难求存,三番四次师有名(2 / 2)

他征求元老派萧瑀和长孙无忌的意见,他先开口说“颉利君臣昏虐,危亡可待。今击之,则新与之盟;不击,恐失机会,如何而可?”</p>

显然,如果只是作为军事统帅,从战术上看,这是征伐突厥的大好时机,但如果做为中国的皇帝,却需背负毁约的骂名。</p>

李世民难以取舍。</p>

毫无疑问,李世民在当时蠢蠢欲动,如果能得到大臣的支持,他将挥师北进。</p>

萧瑀知道李唐已经被突厥压制这么多年,胸中郁闷,早就无处发泄,现在机会难逢,他是实利派,他支持李世民出兵。</p>

但长孙无忌却是一个老成之人,他觉得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想再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p>

他沉着冷静地说道:“虏不犯塞而弃信劳民,非王者之师也。”</p>

李世民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在逐一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及大草原上的混乱局势后,李世民终于熄灭了出兵的冲动。</p>

他还要等待。</p>

颉利可汗的情势似乎越来越坏。、</p>

年底时,迎来了第二次机会。</p>

郑元寿出使突厥,回归长安后,他向李世民报告了一条重要的消息,是关于颉利可汗,也是关于突厥的未来。</p>

他在朝廷之上,自信满满地对着满朝文武说道:“今突厥民饥畜瘦,此将亡之兆也,不过三年。”</p>

大臣们的心思,瞬间活动起来,他们都请求乘势讨伐突厥。</p>

李世民同意郑元寿三年之期的判断,但是他阻止了朝臣们的想法。</p>

这一次,李世民显然思虑再三,有备而来,对着朝臣们,讲了一番面子上非常经典,文雅的话。</p>

显然,出不出兵,在私下里,他已经考虑过无数次了。</p>

这就是李世民著名的“三无说”。</p>

他详细阐述说:“新与人盟而背之,不信;利人之灾,不仁;乘人之危以取胜,不武。”</p>

然后,李世民掷地有声地发出最强音:“纵使其种落尽叛,六畜无余,朕终不击,必待有罪,然后讨之。”</p>

当此之时,薛延陀已经强势崛起,突厥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p>

突厥即将成为明日黄花了。</p>

大草原上谁将成为真正的主人?</p>

也许从这个时候开始,李世民就已经正式在考虑突厥灭亡后,整个东亚局势的布局了。</p>

唐朝将以一种什么态度立于世界?</p>

他李世民将以一种什么身份出现在一个新的世界之中?</p>

以前,这只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问题,现在,这似乎变成了一个触手可及的必须考虑的命题。</p>

李世民要下一盘很大的棋。</p>

但颉利可汗并不傻,他知道自己在大草原上即将失势,他也在谋划自己的退路。</p>

颉利可汗更不愿意在这个时间,南下侵唐,一是力所不能及,二来并不是明智的行为,这可能给李世民北伐的借口。</p>

所以,李世民想等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去出兵讨伐颉利可汗,算是等到花儿都谢了。</p>

李世民甚至想过用一个很勉强的理由,霸王硬上弓,出兵北伐。</p>

这是第三次机会。</p>

那是一个来自于突厥内部的求救。</p>

突利和颉利可汗的关系,已经无法调和了。</p>

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颉利可汗没有别的选择,既然名义上谈不扰,就只能在武力上让突利承认。</p>

颉利可汗派兵讨伐突利,想要重新取得突利对他大可汗地位的认可。</p>

突利和颉利可汗二个人,虽然是叔侄,但现在真的是难兄难弟,突利在讨伐之前,就遭遇了一连串的败战,他根本没有本钱和颉利可汗叫板。</p>

这时,突利想到了他在南方还有一个结拜的兄弟李世民,走投无路之下,他派出特使,请求李世民直接出兵,帮助他对抗颉利可汗。</p>

千里之堤,总是从地基开始腐败,有了内应,就可里外夹击,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p>

李世民召集大臣们商议,他先定了个调子,开口说道:“朕与突利为兄弟,有急不可不救。然颉利亦与之有盟,奈何?”</p>

杜如晦当时任兵部尚书,完全听得懂李世民的弦外之音,他赶忙接口说道:“戎狄无信,终当负约,今不因其乱而取之,后悔无及。夫取乱侮亡,古之道也。”</p>

杜如晦显然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政治家。</p>

一切以利益为计算的中心,但这番话反过来看,如果这个时候发兵讨伐颉利可汗,始终还是李世民背盟负约在先。</p>

君臣之间,共识虽已达到,但李世民还是没有出兵。</p>

堂堂上国天朝,加上征伐颉利已是十拿九稳,他一定要等待一个真正言顺的出兵理由,他需要颉利可汗犯一个真正的错误。</p>

李世民没有等太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