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真心想和他此生长共富贵。</p>
他也是李世民一朝最早的一批宰相之一,新相之中,长孙无忌的恩遇,首推第一。</p>
甚至在李渊一朝权倾天下的裴寂,也心虚三分。</p>
这可以从贞观二年,李世民祭祀完南郊之后,与李世民同坐金辂车事件可得明证。</p>
当时,李世民邀请长孙无忌和裴寂和自己一同坐车回去,但裴寂推辞不敢坐。</p>
李世民泱泱大度地说:“以公(裴寂)有佐命之勋,无忌亦宣力于朕,同载参乘,非公而谁?”</p>
但树大招风,人盛必遭忌。</p>
长孙无忌也不能免俗,当他因权宠过盛,被人弹劾时,李世民展示出他对长孙无忌特别的和无与伦比的信任。</p>
李世民将弹劾他的奏章递给长孙无忌,情真意切地说:“朕与卿君臣之间,凡事无疑。若各怀所闻而不言,则君臣之意无以获通。”</p>
这既是对长孙无忌,也是对他自己的期许和愿望,长孙无忌作为朝臣,在李世民心目中,确实是一个独特的存在。</p>
并且,李世民借此机会,在朝廷之上,光明正大地表示了对长孙无忌不可离间的信任。</p>
他以充满威严却不容置疑的语气对群臣说:“朕今有子皆幼,(长孙)无忌于朕,实有大功,今者委之,犹如子也。”</p>
然后,李世民加重了语气:“疏间亲,新间旧,谓之不顺,朕所不取也。”</p>
李世民在朝堂之上,大臣之间,明确表明了心迹。</p>
终其一朝,他也兑现了当初的诺言。</p>
李世民,是一个值得托付的明君,长孙无忌,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大臣。</p>
但这一次,长孙无忌要和李世民唱反调了。</p>
他不同意立魏王李泰为皇太子,坚持要立长孙皇后的另一个儿子,晋王李治为皇太子。</p>
最高层意见出现对立,立李泰或是立李治,似乎都有道理,李世民一时之间,犹豫不决。</p>
但废太子李承乾的一番话,让李世民做出了诀择。</p>
在李承乾被贬黜到黔州以前,李世民给了李承乾一个辩解和告别的机会。</p>
李承乾抓住了这个机会,让这次告别,不仅成为自己的告别,同时,也变成了李泰的告别。</p>
太极殿上,李承乾知道事已至此,再无挽回的余地,但自己本来是这个国家天经地义的皇太子,未来堂而皇之的皇帝,现在被魏王李泰阴谋诡计拉下马来,实在心有不甘。</p>
李承乾利用最后,也是唯一的机会,反击了李泰。</p>
这让李泰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p>
李承乾只讲了一番合情合理的话。</p>
他对着李世民,既不甘心,又心怀怒意地说:“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李)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p>
最后,李承乾掷地有声地说:“今若以(李)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p>
也许,李承乾此话是真实的心境表述,又或者,背后也有李泰的竞争对手,李治一系人马,尤其是长孙无忌的影影绰绰。</p>
李世民从基层一步步成长,凄风苦雨,多所见闻,对于世道人心,有着超乎寻常的判断和感悟。</p>
他一下子掌握到其中的决窍,也豁然开朗。</p>
不能以一太子之位,而让李唐的朝廷分裂,否则,必遗后世之忧。</p>
他立即做了一个选择。</p>
李世民回首对侍臣们说:“(李)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李)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p>
他接着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李)泰立,承乾,晋王(李治)皆不存;晋王(李治)立,泰共承乾可无恙耳。”</p>
李世民心中终是不忍心在自己儿子身上,再来一次兄弟想残,自己已经背负了几十年的重担,孩子们,就不要再挑上肩了。</p>
于是,李世民下诏,将魏王李泰幽禁于将作监。</p>
在诏书中,李世民明确表示:“遂使文武百官,各有托附;亲戚之内,分为朋党。朕志存公道,义在无偏,彰厥巨衅,两从废黜。”</p>
并且,为了永绝后患,李世民给子孙后代,立了一条规矩。</p>
他高瞻远瞩地道:“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嗣者,两弃之。”</p>
李世民大手一挥:“传之子孙,以为永制。”</p>
李世民想以立李治而让李承乾和李泰两全的处理方法,达到了部分目的。</p>
李承乾死于贞观十八年,那时李世民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出征高丽。</p>
李承乾卒于徙所,时年二十六岁。</p>
而李泰则在晋王李治登基成为唐高宗后三年,薨于郧乡,时年三十二岁。</p>
现在,李治似乎成了皇太子的唯一人选。</p>
但李治的皇太子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