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以及政事堂都收到消息,也都为接伴使的人选感到头疼。</p>
议和是既定的国策,正如白野当日所说,此时若继续开战,宋金谁也奈何不得谁。</p>
为今之计就是大力发展民生。</p>
是发展,而不是仅仅是恢复,若只是恢复,那只不过是走老路,中原无望。</p>
虽然金国同样得到喘息之机,但汉人终究有着千年底蕴,对于治政养民,不是区区蛮夷可以比拟的。</p>
但是,理解归理解,愿不愿意又是另外一回事。</p>
朝中本就有很大一部分人力主北伐,只是被白野的一番辩驳,暂时挑不出问题。</p>
现在金使张狂,主战的呼声又开始反弹。</p>
金国左丞完颜勖都能引用汉文典籍,君父之仇,不共戴天。</p>
兄弟之仇,不反兵革。</p>
交游之仇,不与同国。</p>
在宋廷,最不济的大臣也胜过完颜勖,这句出自《礼记》的名言,人人镌心刻骨。</p>
故此,谁还会去出任接伴使呢,还有何颜面面对百姓。</p>
一连三次朝会,赵构都要亲自问询,均无人应声。</p>
这日退朝,赵构克制着满腔怨愤,问四位宰执大臣,“泱泱天朝,竟找不出一个接伴使?”</p>
赵鼎委婉的说道,“陛下,我国与虏人有血海深仇,接伴使非一般人能为。”</p>
赵构抓起一方砚台砸在地上,“难道要朕亲自去泗州不成?”</p>
几位宰执面面相觑,这个差事还真是块烫手山芋。</p>
赵鼎私底下也去找过一些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均无人敢接。</p>
甚至有人扬言,即便是官家亲定,大不了一死了之。</p>
这时,最近一直低调的秦桧上前一步,“陛下,臣保举一人,定能不负陛下重托。”</p>
“何人?”</p>
秦桧看了眼赵鼎,这才缓缓开口,“山阴知县,右司谏白野。”</p>
赵鼎闻言,恨不得生吞了秦桧,用心太险。</p>
不过,他也知道,白野的确是最好的人选,因为,以战议和就是他提出来的,只有他才能真正把握其中尺度。</p>
赵构有所犹豫,说是接伴使,其实就宛如一枚弃子,谁接了,谁就得接受民怨的反扑。</p>
几人都在等着赵构做决定。</p>
“擢升给事郎,宣节校尉,崇政殿说书,右司谏白野为朝请郎,致果校尉,赐紫金鱼袋,领太常少卿,出任接伴使,火速前往泗州。”</p>
赵鼎大惊,太常少卿,官家这是将议和事宜一并交给白野了啊。</p>
秦桧低着头,嘴角微微上扬,“陛下英明。”</p>
..........................</p>
“嗷!”</p>
“你放手!”</p>
“不放!要么阿郎你就打死我!”</p>
白野看着抱着自己大腿的陈六是一阵头疼。</p>
白榆拽着陈六的胳膊,精神上支持自家郎君。</p>
“阿九,先把匕首收起来,不至于,不至于!”白野止住已经亮家伙的阿九,又对陈六说道,“你什么时候见你家郎君做过赔本的买卖?”</p>
陈六摇摇头,顺势将鼻涕蹭在白野的裤腿上,“自家不懂,反正秘方不能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