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诸侯同心(1 / 2)

 申侯带着姬涅和褒姒的尸体回到镐京城中,从他攻破镐京城之后,那场大雪就开始向着镐京城飘来。</p>

这种违抗天意的感觉让他心中的不安已经上升到烦躁的地步。</p>

然后就得知洛侯府邸已经人去楼空,再联想到姬服的尸体也没有见到。</p>

他立刻就知道洛侯带走了姬服。</p>

这让他有些得意的神色,彻底收了起来,浓浓的不安感悄然之间爬上了他的心头。</p>

一个册封还不到一个月的太子,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吧?</p>

姬涅的死讯虽然震惊,但是并没有多少人为他哭泣,不论是在贵族之间,还是在普通的国人之间,他的威望实在是太低了。</p>

“父王!”</p>

只有太子姬宜,直接铺在装着姬涅尸身的马车前痛哭着,做足了一副孝子的模样,甚至因为悲伤过度直接晕厥了过去。</p>

申侯感动的说道:“太子真是至诚至孝啊!</p>

这样的人成为天子,上天难道会不眷顾邦周吗?”</p>

随着申侯回到镐京,城中的混乱也渐渐平息下来,申侯将早就想好的一套编造出的“事实”在城中广为宣传。</p>

用来安抚那些在城中生活两百多年的老周人。</p>

因为他回来的足够快,镐京城最精华的部分还没有遭到戎人的破坏。</p>

这让申侯松了一口气,只要这些贵族和最富有的国人能够支持姬宜,想必事情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p>

在申侯出示了姬涅的尸体之后,又谎称姬服已经薨逝,对公卿贵族说道:</p>

“素王曾经说,人间不能缺少天子,就像天上不能缺少太阳一样。</p>

孤请求各位,和孤一起推举先王的嫡子太子宜为天子,这是上天降下的主人啊。”</p>

没想到在这里居然出了差错。</p>

“大宗正不在,我们应该怎么样祭祀上天呢?”</p>

“是啊,谁来为天子戴上冠冕呢?谁来彰显天子大宗的地位呢?”</p>

“洛氏不在,素王的祭祀谁来主持呢?没有素王的庇佑,邦周的天命要怎么维持呢?”</p>

一道道的议论声瞬间淹没了申侯,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这些公卿贵族居然会用这些理由来搪塞他。</p>

当初武王登基的时候谁为他戴上冠冕了?</p>

虽然从素王还政康王时,历代天子都从大宗正手中接过冠冕,但这不代表天子之位是由大宗正赐予的,这群人分明就是见到洛侯不在,不想上他的这条船。</p>

做梦!</p>

既然文的不行,那就直接来武的,他必须将这些人绑上自己的战车。</p>

最终在明晃晃的刀剑之下,他们还是捏着鼻子认了姬宜这个天子。</p>

一场没有大宗正出席的登基仪式,一场拙劣的政治笑话。</p>

在镐京之中一幕幕的闹剧轮番上演时,洛成带着姬服走到蓝田,终于和勤王军碰面了。</p>

这支勤王军是以西周侯与郑伯为首,这也是目前镐京之东最大的两个诸侯国。</p>

两人一见洛侯竟然出现在这里,瞬间就是一惊,又见他带着一个身着太子服饰的孩子。</p>

太子姬宜他们是见过的,那这個孩子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p>

两人瞬间就是心中一沉,看来镐京城已经失守了,局势已经彻底糜烂。</p>

两人将洛成和姬服迎进一间宽阔的屋中,这里暂时被用作勤王大军的议事场所。</p>

“洛侯,这就是太子姬服吧?真是天家贵胄,辉光耀灿,贵不可言啊。”</p>

刚刚做下,西周侯和郑伯两人就对着太子姬服称赞着,而且两人都是真心实意的。</p>

褒姒的美,根本就不是人间能有。</p>

姬服虽然只是继承他母亲一部分的容颜,但真能称得上一句美姿容。</p>

太子姬服有些害羞的跪坐在洛成身边,他的性格有些柔弱,但是柔弱之中又带着一丝刚强,和他的母亲很像。</p>

“洛侯,你怎么会带着太子姬服出现在这里,现在镐京城情况怎么样了?王上会不会有危险?”</p>

洛成垂泪道:“申侯和西戎的联军攻破了镐京城,孤与王上分头突围。</p>

王上将太子托付给孤,现在不知道王上情况怎么样了。</p>

那申贼定然是追着王上去了。”</p>

但他立刻就抹去泪水,正声道:“若是王上崩殂,申侯是一定会扶持姬宜登基的。</p>

申侯弑君,姬宜弑父,这样逆乱人伦、霍乱宗法的乱臣贼子难道有资格登上王位吗?</p>

所有处于邦周境内的诸侯如果不能为君主复仇,史书上就会记载弑君,这是上天所不能容忍的。</p>

申侯率领着戎人攻破了诸夏共主的都邑,孤与他已经是不死不休,否则孤不知道死后如何去见素王啊!</p>

周侯、郑伯,我们都是姬姓的诸侯,等到与晋侯、张侯会面,我们一定要歃血为盟,共同扶保太子服啊。”</p>

其实几人心中都有数,天子姬涅大概率是崩了。</p>

那么现在太子服就是未来的王,只有十几岁,这与昭王是多么相像啊。</p>

摄政!</p>

两人的脑海之中瞬间蹦出了这个字眼。</p>

西周侯躬身道:“洛侯,您是大宗正,执掌邦周天命,还受到王上的托孤,我们都是姬姓的宗亲,难道会不听从您吗?”</p>

郑伯更是直接撕下衣袍的袖子,动情道:“太子,洛侯,诸夏是多么不易啊。</p>

从三王五帝时起,诸夏艰难求存,直到武王克商,素王出世,上天眷顾,才有了如今的富贵。</p>

我们的祖先聚集在镐京之中,在素王的面前起誓,共同维护天子大宗的威严,世世代代的作为天子的屏障。</p>

其他人臣不清楚,但两百年来,郑国一日也不敢忘却。</p>

只希望能够为诸夏献力啊。</p>

若不是郑国大部分已经东迁,臣定要举全国之兵,救天子于戎人之手。”</p>

这一番声情并茂,郑伯甚至说着哽咽起来,另外三人也都被感动,眼中垂泪。</p>

洛成望向太子姬服,语重心长道:“太子啊,看看这两位臣子吧。</p>

他们都是您的伯父,愿意为您效死。</p>

这就是姬姓诸侯的忠诚啊。</p>

邦周两百年,凡是得到姬姓诸侯拥护的王就成功,凡是被诸侯厌弃的王就失败。</p>

您要汲取这些教训。</p>

等您登上王位,一定要善待姬姓的诸侯,这些宗亲贵戚是您将来的依靠。”</p>

洛氏一向顺势而为,申戎之乱不论最后怎么处理,天子权威一落千丈,王室力量彻底清空都已经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