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诸国覆亡(元旦加更)(1 / 2)

 整座昭城都被翻了起来,就连王翦都强迫着自己渐渐痊愈。</p>

实在是出大事了!</p>

禹王九鼎呢?</p>

那么大的九个鼎,怎么突然就不见了?</p>

自然有人怀疑是洛氏藏了起来。</p>

但是秦武王的事迹秦国是很清楚的。</p>

邦周亡了,没了天命,根本就挪不动。</p>

禹王九鼎消失这件事,自然没人敢瞒着。</p>

秦国大军继续围着昭城翻找,同时迅速派人将消息传到咸阳,告知秦王政这件事。</p>

这种象征着传承的大事,只有秦王政才能够下最终的决断。</p>

咸阳,秦王宫!</p>

空荡荡的大殿之上,除了护卫之外,只有零零散散的数人。</p>

信使战战兢兢的等待着秦王政的反应,心中则暗自叫苦。</p>

为什么这个倒霉事情会落在自己头上,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p>

从得知禹王九鼎消失不见的那一刻,秦王政眼中的怒意就再也没有下来。</p>

为什么?</p>

他不明白,为什么上天明明将天命赐予了大秦。</p>

却不将禹王九鼎交给自己!</p>

秦王政很是愤怒,但他已经不是昔年那个刚刚亲政的少年。</p>

他是真正的王,而王是喜怒不形于色的。</p>

无论什么原因,禹王九鼎现在找不到了,那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p>

眼见就要并吞六王,完成历代先王未竟的大事业。</p>

秦王政极度的自负,他有着并吞六合八荒的气势。</p>

既然上天不愿意将九鼎交给寡人,那寡人就不要了。</p>

禹王是天下的王,寡人同样是天下的王。</p>

寡人所统治的臣民和疆域更是远远的超过了上古的圣王。</p>

禹王铸就的九鼎能够代表天命,难道寡人就做不到吗?</p>

寡人现在就铸就神器,告知天下所有人,难道有人胆敢说一个不字吗?</p>

一件不行就两件。</p>

寡人不仅仅要铸造神器,还要在整个诸夏的土地修建奇观。</p>

让全天下的臣民日日夜夜颂唱寡人的圣名!</p>

天不予寡人,寡人自取之!</p>

至于禹王九鼎,至于禹王九鼎的下落,敢有记片言只语者,杀!</p>

大秦万世之后,谁还能记得这件传国不过百世的神器呢?</p>

想到这里,秦王政立刻写下一封信让信使给王翦带回去。</p>

“禹王九鼎是关系天命的神器,既然已经得到,就要早日运回咸阳。</p>

途经山川河流,卿务必小心谨慎,不要遗失!”</p>

王翦展开一看,立刻心领神会,开始整军准备回咸阳。</p>

禹王九鼎就在万众瞩目之中被抬上了车辇。</p>

王翦率领着大军翻越山川大河。</p>

结果在洛水之上,突然掀起了大浪,直接将运送禹王九鼎的大船打翻。</p>

禹王九鼎竟然直接沉没在洛水之中!</p>

王翦大发雷霆,从数十万大军之中征发擅长水性的士卒,就要下水查看。</p>

谁知道刚刚下水就被河兽袭击,上百人都死在了洛水之中。</p>

王翦只能悲愤的说道:“丢失禹王九鼎,这难道是可以饶恕的罪过吗?</p>

我难道还有面目去见王上吗?</p>

大军停止前进,势必要找到禹王九鼎。”</p>

直到咸阳传来了秦王政的命令。</p>

“昔年前周静王曾经说过,天命在德不在鼎。</p>

寡人有王天下的德行。</p>

难道还需要在意九个用金属铸就的鼎器吗?</p>

寡人富有四海,可以从东海之中取出珊瑚,可以从西山之中取出精金。</p>

不要说九鼎,便是九百九十九鼎,又有何难呢?</p>

卿是大秦的邦国重臣。</p>

为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寡人难道会因为你丢失九鼎就怪罪吗?</p>

还请立刻带着大军返回咸阳吧。”</p>

接到秦王政的命令,王翦真是感动万分。</p>

“王上真是有上古圣王之相啊!</p>

这样宽宏大度的君王,难道还能从当世找到第二个吗?</p>

恐怕翻遍史册也不多见吧?</p>

王翦若是不能肝脑涂地效忠王上,难道还能有面目活在这个世间吗?”</p>

在所有人的面前狠狠地表了一通忠心,拍了一通“王上真是圣君”的马屁之后。</p>

王翦立刻带着大军返回了咸阳。</p>

……</p>

洛国灭亡的消息第一个传到的就是齐国。</p>

一向耽于酒色的齐王,听到消息之后,神情罕见的有些复杂。</p>

宫娥连续几次给他喂酒,竟然都没有喝。</p>

他来到了齐国的宗庙之中。</p>

这里有齐国一千年来的数十代国君。</p>

其中起码一半都有洛氏的血脉。</p>

一阵阴风吹过,齐王突然感觉有些冷。</p>

之前韩魏楚三国还没有失败的时候,齐国之中的贵族尚且还愿意出兵抵抗白起。</p>

所以他说话还有些作用。</p>

但等到秦国彻底击溃楚国,吞并赵魏韩三国之后,所有的齐国贵族都在等着直接投降。</p>

没有人在乎齐国的社稷。</p>

齐王有些惨然的笑道:“洛国亡了,马上就轮到寡人了。</p>

齐王?</p>

寡人只是个临淄君罢了。”</p>

……</p>

燕国和赵国流亡贵族组建的代国更是战战兢兢。</p>

在昭城被围的时候,燕太子和代王试图出兵救援,但是却直接被王贲击败。</p>

于是立刻缩回了北地,眼睁睁地看着洛国覆灭。</p>

燕太子丹再也坐不住了,要立刻对秦王政展开刺杀行动。</p>

在亡洛之后,秦国以赵国已亡,代王不前往咸阳侍奉秦王,反而擅自立国反抗大秦为由,挥兵伐代。</p>

势必要杀死代王。</p>

燕代两国的联军被王翦轻易击溃,只能据城而守,拖延秦国的脚步。</p>

代王和燕太子丹两人坐于营帐之中,相顾垂泪。</p>

代王喟然叹道:“太子。</p>

燕国有两千里的国土,尚且还能坚持。</p>

代地不过数百里,没有山川险阻,恐怕是片刻也支撑不住了。</p>

翌日便是秦王政的阶下之囚。</p>

以秦王政的暴虐,难道寡人还能有生机吗?”</p>

燕太子丹闻言道:“大王,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p>

这是燕赵不愿意屈服的缘由。</p>

这些时日丹寻到一个壮士,愿意为丹前往咸阳刺杀秦王政。</p>

但是现在唯一所顾虑的,就是无法接近秦王政。</p>

若是您愿意帮忙,此事或许能成。”</p>

代王惊喜道:“太子还请说,到了如今这步田地,难道寡人还有什么是不能给您的吗?”</p>

燕太子丹紧紧地盯着代王道:“大王。</p>

秦王政现在的心腹大患是楚国。</p>

他之所以会讨伐北地,是因为您的存在。</p>

若是将您的人头和一部分地图献上,想必秦王政定然大悦。</p>

这样就能接近秦王政了。”</p>

!!!</p>

代王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他望着燕太子丹,完全没有想到,燕太子丹所谓的主意就是拿自己的头颅去谄媚秦王政。</p>

燕太子丹疾声道:“大王,难道丹什么地方说错了吗?”</p>

代王回想了一下,突然发现燕太子丹说的没错,而且秦人就是来杀他的。</p>

他的身体瞬间垮塌下来,握着酒的手微微颤抖着,甚至酒樽直接倒在了桌案之上,洒落在外面。</p>

“照顾好寡人的妻儿,寡人的儿子依旧是代王。”</p>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p>

燕太子丹掷地有声道:“昊天素王在上,您为大义而死,难道丹能辜负您吗?</p>

丹存世一日,必护您子嗣周全,否则便永堕黄泉之下。”</p>

“那寡人就放心了。”</p>

代王放下手中的酒,惨然道。</p>

“噗嗤!”</p>

似乎有鲜血溅在窗上,月光之下,燕太子丹脸上满是寒意。</p>

易水之上。</p>

燕太子丹为荆轲斟酒道:“君此去咸阳五千里,为燕刺国,何等的壮烈呢?</p>

数遍史书没有比您更雄豪的壮士了!”</p>

众人歌之,送行荆轲,国破家亡之际,总有一些慷慨悲壮之意。</p>

……</p>

燕国杀代王,献两百里的土地向秦国求和。</p>

然后就发生了那一起震惊天下的刺杀秦王政事件。</p>

这件事直接改变了秦国的战略进攻方向。</p>

本来要前往楚国伐楚的大军,在暴怒的秦王政命令之下,直接转向燕国。</p>

燕国。</p>

燕太子丹面如死灰,他实在是没想到竟然会失败,这是唯一的一次机会。</p>

燕太子丹明白自己的死期到了,他沉着脸来到了代王的家眷之地。</p>

“王后,秦王政发兵二十万进攻燕国,燕国是无法抵挡的。</p>

父王恐怕已经派人来杀丹,要向秦国求和。</p>

丹曾经答应大王要好好照料您和太子还有公主,现在恐怕是要食言了。</p>

这是丹所有的积蓄,都交给您。</p>

希望您还能好好的活下去。”</p>

说完直接转身离开了这里,为了代王的身后名,他本来是想要将他们全部杀死的。</p>

尤其是代王的妻子和女儿,乱世之中,细皮嫩肉的贵族女人,很少有好下场的。</p>

但是最终还是没有下手,因为这毕竟是代王最后的子嗣,万一能够在秦军的刀锋之下存活下来呢。</p>

秦军发兵二十万,轻而易举的将赵国残余势力所建立的代国攻破,然后兵锋直指燕国。</p>

燕太子丹对自己父王预料的一点没错,燕王直接杀死了燕太子丹,将首级献给秦国,并且愿意割让五百里的土地,求秦国退兵。</p>

但是王翦来都来了,自然不可能直接退兵。</p>

“燕王的举动,难道是要告诉王上,刺杀王上的事情他不知情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