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万般骂名都由朕来背(1 / 2)

 随着吴王刘鼻于吴国都城——广陵‘揭竿而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宗亲诸侯叛乱,便很快在函谷关以东的辽阔大地上,正式拉开帷幕。

几乎是在刘鼻于广陵城杀天子使者,并下达对吴国全部男丁的动员令,正式掀起这场叛乱的同时,早就与刘鼻达成协议的胶西王刘卬,也同样发动了叛乱!

胶西王刘卬,是齐悼惠王刘肥第十一个儿子。

而在齐地七王当中,除了胶西王刘卬,还有刘卬的八哥——齐王刘将闾;

刘卬的九哥——济南王刘辟光;

刘卬的十哥——济北王刘志;

刘卬的十二弟——菑川王刘贤;

以及,刘卬的幼弟,也就是十三弟:胶东王,刘雄渠。

除了这老八到老十三兄弟六人,齐系还有一家宗亲诸侯,是这兄弟六人的侄子辈。

——六人的二哥:城阳景王刘章之子,城阳王刘喜。

而在这一场由吴王刘鼻首先掀起,胶西王刘卬迅速响应的宗亲诸侯叛乱中,本该沆瀣一气、同进共退的齐系七王,却可谓是状况百出。

最开始,是胶西王刘卬,在收到‘朝堂削夺吴国会稽、豫章二郡’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杀掉了国中二千石以上的朝臣,而后便正式举兵!

刘卬的两个好弟弟——老十二菑川王刘贤、老十三胶东王刘雄渠紧随其后,各自处理了国内的反对力量,而后便一同举兵,将各自的兵权交到了好哥哥:胶西王刘卬的手中。

得了胶东、胶西、菑川三国的兵马,刘卬可谓意气风发;

正要和其他兄弟几个联络,却不料坏消息接连传至。

最开始,是齐系七王当中,作为唯一一家‘侄子辈’的城阳王刘喜,非但没有听从刘卬‘一起造反吧’的劝说,反而派人来劝说刘卬:十一叔,收手吧

咱们打不过长安的

紧接着,便又是老十,也就是济北王刘志传来消息说:哎呀

弟弟们呐

哥哥我也想造反来着

但哥哥我刚打算起兵,就被自己的郎中令劫持啦······

听说这个消息,刘卬兄弟几人可谓大惊!

派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前段时间,刘志为了重建宫室,把王宫的围墙给推了;

结果新墙还没建起来,就传来了吴王刘鼻,在广陵起兵的消息。

火急火燎之下,刘志赶忙召集心腹,又是安排军队,又是准备粮草;

不料那段还没建起的宫墙,却让济北国的郎中令找到机会,带着兵卒闯入宫中,直接就把刘志给逮了······

明白事情经过,刘卬兄弟三人只能暗道一声晦气;

继续西行,刚接到九哥——济南王刘辟光成功起兵,很快就能和自己汇合的消息,刘卬都还没来得及高兴,便又是一个坏消息传来。

——齐系七王当中最年长、最富庶,兵力最多、战力最强,同时也最不可或缺的老八:齐王刘将闾,拒绝了刘卬的提议!

刘将闾告诉刘卬派去的使者:寡人做齐王做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反叛呢?

朝堂要削藩,那就削嘛

俺们齐系,早就被削成七个小国了;

再削,也削不到哪里去。

再说了,如今被削土的,是吴王刘鼻

刘鼻跟俺们齐系,说好听的是亲戚,可说难听点,都已经出三服了!

为了这么一个亲戚,就和长安的皇帝作对,这多划不来啊······

听闻老大哥刘将闾不打算起兵,兄弟几人也不由心底打起了鼓;

连番派人去劝,却始终没能劝动刘将闾,终于是让胶西王刘卬,再也按捺不住对这位大哥的怒火。

你不反,我逼你反!

就算弄死你,我也得把你齐国的兵马弄到手!

就这样,战争的走向,竟朝着整个天下,都从未曾预料到的方向飞驰而去;

——本该迅速合兵,而后与吴王刘鼻汇合的齐系七王,自己个儿先打起来了······

城阳王刘喜作壁上观,济北王刘志被自己的郎中令软禁;

剩下的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玩刘辟光、菑川王刘贤,则将四国的所有兵力凑到了一起,由胶西王刘卬率领,将齐王刘将闾的国都——临淄,围了个水泄不通······

按照这个走向,齐系七王在这场战争中的命运,便只有两种了。

要么,就是这四兄弟攻破临淄,裹挟齐国的军队,再去‘劝说’不愿意造反的城阳王刘喜、去解救被自己的臣子捉拿的济北王刘志;

完成齐系七王‘七剑合璧’的预想之后,齐系七王的联军,便将正式成为这场叛乱中,帮助吴王刘鼻的又一中坚力量;

要么,便是这四兄弟围着临淄,一直围到叛乱被镇压······

齐系忙着窝里斗,自然是让天下大跌眼镜;

便是吴王刘鼻,都被气的多吃了好几碗饭!

而相较于还有力气窝里斗的齐系七王,淮南系的三位宗亲诸侯,却是直接让刘鼻气的吃不下饭了······

——淮南厉王刘长的第三个儿子:庐江王刘赐,并没有明确答复刘鼻;

只态度暧昧的说:如果吴王真的展露出了天命,那我就肯定会起兵。

言外之意自然就是:少给寡人画大饼!

先打一场大胜仗,给寡人看看你的本事再说!

骑墙观望的庐江王刘赐,都还算好的。

剩下两位才是重量级!

——淮南厉王刘长的第二个儿子:衡山王刘勃,在看到刘鼻的使者、得知刘鼻想要造反的意图之后,第一时间收拾起了行囊。

将国中事务全都交给国相、中尉之后,衡山王刘勃,就这么施施然跑去长安,向天子启告状去了······

按照刘勃的说法,去年发生在衡山的雨雹,是上苍对淮南王一系提出的警告;

而面对这样‘寓意明显’的天象警告,长安朝堂非但没有追究刘勃的责任,反而是掏心掏肺,将衡山国这场雹灾的赈济事宜全部揽下。

这样的宽仁,让刘勃感激涕零;

所以,对于刘鼻‘一起造反’的提议,刘勃只能遵从本心。

——嗯,刘勃的本心,就是赶紧跑去长安,向天子启告刘鼻的状,顺便撇清自己。

淮南系的三王,一个骑墙观望,一个跑去长安告状,剩下的老大哥,也没比两个弟弟好到哪里去。

在叛乱爆发的第一时间,淮南厉王刘长的嫡长子:淮南王刘安,便迅速纠集起了国中的部队,随时准备响应吴王刘鼻!

得知此事,去年才刚从长安调到淮南国的前任廷尉、淮南国相张释之,便不费吹灰之力的摆了刘安一道。

张释之问刘安:大王是不是非要起兵,响应吴王刘鼻?

刘安回答:是的,我一定要起兵,请相国不要阻拦。

见刘安决心已定,张释之便说:既然是这样,那大王把军队交给我吧,我来替大王征战!

听闻张释之此言,刘安不由大喜!

当下就将将印、兵符交给张释之,并托付到:请相国放手去做吧,无论相国做什么,寡人都会支持相国!

然后

张释之就拿着兵符、将印,指挥淮南国的军队,沿这东、北国境线,布置起了抵御刘鼻叛军的防线······

这样算下来,这场宗亲诸侯叛乱的规模,便也大致浮出了水面。

——东南方向,吴国率先发动叛乱,而后便径直朝着楚国进发,吴、楚二国的军队汇合在即;

东方,齐系七王忙着窝里斗,短时间内根本无暇他顾;

至于中原,本就不被刘鼻寄予希望的淮南系三王,也果然不出刘鼻所料:一点忙都没帮上。

于是,这场刘鼻所掀起的宗亲诸侯叛乱,便出现了一个极为诡异的现象。

纸面上,吴王刘鼻率先起兵,齐系四王紧随其后,楚王刘戊也正在境内召集兵马,等候刘鼻率军前去汇合。

再加上齐系‘谋反未遂’的济北王刘志,以及淮南系‘骑墙观望’的庐江王刘赐,单是在南方,叛军就组成了吴、楚、庐江,以及齐系五王,这总共八家反叛诸侯!

但实际上,真正能出兵帮助刘鼻的,却又只有楚王刘戊一人。

——甚至就连楚王刘戊,都得刘鼻亲自率军去接!

在接到刘戊大军之前,吴王刘鼻,可谓是孤身一人······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吴王刘鼻的注意力,便不由自主的飘去了北方;

如果北方的赵王愿意骑兵响应,引匈奴胡骑叩边······

想到这里,刘鼻当即下令:以每天十五批次,每批次二十人的频率,向赵国派出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