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曦点头,“再看第二份文书。五弟,你给弟兄们念念。”
这是金帝完颜璟的诏书。
宋自赵佶赵桓失守,赵构窜逃江外称帝,在吴、越地带苟且偷生,那时就是你祖武安公吴玠守卫两川。到武顺王璘随后建大功,本来应世代享有大帅封爵,让那远方西土,长为藩属辅助国家,并对河山发誓,后代即使有不法之事,也应当宽宥。然而,威望谋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自古如此。你吴家治理蜀汉,已经好些年了,猜忌却一刻没有停止。代替你不接受,召见你不前往,君臣之义已和陌生人一样,譬如破桐之叶不可复合,骑上虎背中途难下。此事流传,我早已熟知,每当想到这些,饭都吃不下,而你还偃然自安。试想,你的功劳能与岳飞相比吗?岳飞之威名战功显露于大江南北,一旦见忌,竟被诛灭三族,不可怕吗?
因此,聪明的人会顺应时机,明智的人会抓住机遇,与其背负祖先之勋被猜疑,惴惴然常担心不能保住自己性命,何不顺时乘机,转祸为福,建万世不朽之业呢!
如今赵扩昏庸懦弱,被有势力的臣子控制,违背舍弃盟约,增聚军马,招降纳叛。我因百姓的缘故,不想急着讨伐,姑且派有司传递文书予以谴责,又趁宋使到来表明态度,而他们竟不顾道理,更加放肆欺凌,劫掠我的边境,攻抢我的城镇。
为此,忠臣扼腕、义士痛心,家家视宋朝为敌,人人百倍激发勇气,失道至此,虽想不亡国能办到吗?我已分头命令勇武之臣,临江问罪,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南急速挺进,飞渡长江为时不远,这正是英雄争功的时期。
你以英伟之姿,处危疑之地,令人婉惜。深识天命,洞见成就事业的机会,如按兵闭境不与我军为敌,使我师齐力进入敌人巢穴而无西顾之忧,那么你一向占有的全蜀之地,当加封册,一如皇统年封赵构的做法。如能进一步能顺流东下,助我为掎角,则军旗指向的地方都交给你。天日在上,我不食言。今送金宝印一钮,到达后可以领去。”
徐景望率先表态:“大金皇帝的手诏讲的入情入理,宋没什么可留恋的,不如归顺大金。”
米修之说:“投奔大金,节帅可以封王,跟着大宋,不打胜仗,还要除名编管,这不明摆着吗?我赞成投金。”
董镇喜不自胜,“归顺大金,节帅就是皇帝,我们就是开国功臣,这样的好事哪儿找?。”
吴曦看着大家,“那么说,能干?”
大家异口同声,“干,我等跟着节帅干!”
腊月初七,掌管机宜文字姚淮源与吴端接头,到蜀汉路安抚使完颜纲的军营中奉送降表,递交礼金。
完颜纲哈哈大笑,“吴大帅终于干了件明白事。”
这时,大散关被金兵围得正紧,吴曦下令撤去蓦关的守军。蒲察贞的队伍绕到大散关的背后,镇守大散关的兴元府都统杨震不敌,只得弃关逃走。
腊月十九,完颜纲派前京兆府录事张仔、水洛城巡检吴端为使,带着金帝的诏书和金印,来到兴州置口镇,与吴曦相会。
张仔宣读了封吴曦为蜀王的圣旨,颁发了金印。
面对金使,吴曦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吴某自今日起归附大金,听命于朝廷,”说着,便跪倒在地,面北嗑头:“微臣祝大金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罢,便将宋封官制书和官印交给张仔,并献出了阶州。
三天后,吴曦召幕僚和部分将领议事。对大家说:
“三十万金军挥师南下,已渡过长江,东南大部分地方已经失守,皇上赵扩逃到了四明,宋危在旦夕。现在,我们应见机行事,归顺大金。”
在场的人中,大多有所耳闻,只有王翼大惊失色,大喊:“节帅,不能啊,如果你称蜀王,那么你们吴家八十年的忠孝名节,一下都扫地殆尽了。”
吴曦冷冷地说:“这就不要王将军操心了,本帅心意已决。”
禄禧、褚青、王喜、王大中等将领一起拱手作揖,“恭喜节帅贺喜节帅,我等听命。”
吴曦当即宣布称王,派徐景望为四川都转运使、褚青为左右军统制,赶奔益昌,夺取总领所的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