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伐夏(2 / 2)

匈奴皇帝 芈黍离 0 字 9个月前

天方蒙蒙亮,邺城中的汉赵臣子,便一一入宫。大殿之上,上百文武大臣分列而坐,静悄悄的,天子刘协一人高高坐于御座上。

到如今,刘协已经长成,成熟了不少,身形修长,只是这精神,似乎很是不佳。侧伏在大案上,十分无赖地拨动着帝冠前的旒珠,时不时地当着群臣的面打个哈欠,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毫无人君之像。

底下大臣,有不屑者,有哂笑者,有喜悦者,还有少数的怒其不争者。悄悄地,刘协将殿中群臣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暗叹,这满朝的公卿大臣,如今还有多少是他刘协的臣子。

这么长的时间下来,以袁绍的手腕,交易来的皇汉老臣,大都已向赵公投诚。也就董承等人还牢牢坚守的底线,但也不敢有放肆的举动,都老实地很,面对袁绍,一样得俯首帖耳。

刘协,别说君命不出皇宫,连出他的寝宫都成问题。虽然卧薪尝胆,示弱于袁,暗地里谨小慎微地在董承等人的支持下,积攒了些实力,还生怕为袁绍发觉。相比与袁绍庞大的势力,他那丁点资本,可为袁绍反手可灭。

“赵公到!”宦官高声报告,殿上气氛一肃。

袁绍领侍卫盛装而来,大步跨上丹墀,一甩公袍,落座。

“臣等参见陛下,参加赵公!”一齐参拜,对袁绍时,声音明显整齐大声了许多。

“众卿免礼平身!”刘协声音平淡道,瞥了眼袁绍,而后老实地撑着脑袋,观袁绍与诸臣的互动奏对。

百无聊赖,刘协似乎对朝政大事一点也不关心,“坐立不安”,眼神飘忽。但耳朵一直倾听着,听得很仔细。袁绍时而瞟过他,对他的表现似乎很满意。

一直到日上三竿,朝堂上安静了下来,刘协做出一副解脱了的表情,对旁侍宦官示意一下。散朝之言还未出口,便见袁绍猛地站起来,走到刘协面前。

心里莫名一紧,望着俯视自己的袁绍:“赵公.......不知赵公,还有何事?”

“自初平二年,胡酋刘渊全面南侵大汉以来,至业已八年!我大汉,受内乱之故,无力应对外侮。并州沦陷,河东陷落,连三辅旧都亦陷落敌手。士族被无情屠戮,百姓被视为豕犬,有志之士,无不痛彻心扉,西向泣泪!”

袁绍说得有些动情:“建宁二年,刘渊悍然称帝,妄图窃居我大汉神器,更是天怒人怨。如今,经过多年修养,我河北民殷国富,上下一心,是时候发起对胡夏的进攻了!孤欲统燕赵精兵,动兵西向,攻灭胡夏,收服旧土。请陛下,下诏天下,共讨胡夏!”

袁绍西征之举,上下早有所预料,这么多年的准备,不就是为此嘛。尤其近年来,动作越来越大,都知道,伐夏之举就在近在眼前,袁绍此时提出,并没有多少人表示惊讶。

定定地望着袁绍,刘协难得地收起了慵懒的表情。在长安之时,经历了那般苦难折磨,对刘渊父子,刘协是恨极了。尤其是其称帝,鼎立西边,与他这个大汉天子争辉,更是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几乎没有犹豫,刘协沉声应道:“下诏!出兵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