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书坊(2 / 2)

“有正事与三姐说,我们再做个产业如何?”

“还有好产业?不提榷盐法,只说丰味楼一年的分润便不得了,如今在长安城斗富,少有人斗得过我。”

杨玉瑶确是贪财,手里不仅有产业、孝敬,还通过替皇子公主们做媒以勒索钱财;她还好色,才会被薛白迷了心窍一般。

此时与这个替她赚钱的美少年说起这些事,她不由眼睛发亮,喜滋滋的。

“丰味楼的收益我还分了一成给玉环当脂粉钱,否则你以为她认你这义弟这般轻巧?”

薛白道:“这次的产业赚的不是钱,是往后的安稳。”

“嗯?”

“简单来说,我们可设一个书坊,造纸,刊印,先卖卖那猴子的故事,往后再卖些科举书籍。”

“你想开书坊玩,有何打紧?开便是了。”杨玉瑶一听便知不是太挣钱的产业,兴趣缺缺,难得的是她知薛白说此事的用意,道:“若需本钱,你自找邓管事要,依旧用虢国夫人府的名义办,看谁敢找你麻烦。”

她不愧有“雄狐”之称,颇豪气干脆地便答应下来,倒省了薛白许多口舌。

“那我就去办了。”

“嗯?”杨玉瑶轻哼一声,“不如,先办些别的?”

“三姐,你我如今关系不同了,还是都自重些为好。”

杨玉瑶见他这般正经模样反觉有趣,探手过去,问道:“好个妖怪,这便是你的自重?”

“心里自重。”

杨玉瑶更觉好笑,却没想到闹了一会,薛白竟似把昨夜的结义当了真,她不由渐渐着急,担心帮他一把反而亏了。

“你别闹了。”

“该是三姐别闹了,姐弟之间不可逾矩。”

“好吧。”杨玉瑶有些不甘心地咬了咬唇,凑到薛白耳边柔声道:“真别闹了好不好?好哥哥。”

“……”

中秋节过后,月亮似乎更圆了。

~~

三两日之后,薛白回到杜宅。

中秋御宴上发生之事已在官员中传开,造成的具体影响虽不可知,却能从一些小事上稍稍感受出来。

比如,卢丰娘做媒的热情更高了。

“亏得是这孩子争气,我兄嫂特意来赔了罪,说之前误信谣言,误会了你。如今他们还是想将女儿嫁给你,总归是看你的心意。”

“伯母一番好意,侄儿感激不尽。只是义姐们都说过,要替我安排婚事,怕是不好再擅自说亲了。”

卢丰娘好生遗憾不能与薛白亲上加亲,事已至此,也只能骂兄嫂太不争气,痛失了这等好女婿。

另外,虽有心想问薛白与虢国夫人之间是否清白,这种事却不好开口。更难开口的,则是两个女儿依旧是喜欢跑到薛白屋里。

……

“书坊?”

杜妗听了薛白的打算,首先是微微蹙眉。

她忙不过来,丰味楼正在飞速扩张之时。

薛白却早有考量,问道:“书坊之事交由媗娘来办,如何?”

杜媗每次听他这般称呼都有些慌神,尤其是在妹妹面前。但就正事而言,她对书坊之事很感兴趣。

“也好。”杜妗道:“丰味楼我倒也管得过来。书坊草创,还可让达奚帮大姐。”

之后,薛白便说对此事的想法。

“此事我们不求赚钱,甚至亏钱也无妨。重要的是提升造纸、刊印工艺,降低读书的成本,利益短期内或看不到,我的长远目的在于渐渐能控制舆情。另外,会有更多的寒门学子因此而受益,读书不再是世家的特权,长年累月,这些寒门士子能成为一股新的势力……”https://www.

杜妗隐隐察觉到了此事所图不小,此时却也没多想,只觉他竟这般高尚。

杜媗则没想这许多,仔细听了薛白所言,问道:“我明日到东市打听,直接买下几间书铺、造纸坊,如何?”

她看着温温柔柔,其实一直管着丰味楼的账目,手底下过的都是大钱,真做起事来,气魄倒也不俗。

薛白这才刮目相看,道:“好,工艺之事,我略有心得。接下来我会指出工艺提升的路子……”

先是商定了这计划的大概,杜家姐妹便回了房,是夜,她们却没有再过来。

但只在次日中午,杜媗竟已对书坊之事有了头绪。

“我使人在东市打听过,能开书铺的往往颇有背景,却正好有一户商贾打算将铺子盘卖。一道去看看可好?”

“这般快便打听到了?”

“二娘昨日傍晚便送了食盒让达奚派人打听。”

杜媗领着薛白上了马车,一路细心说着。

“这商贾名为姜澄,乃川蜀人士,以制纸起家,在东市开了铺面,后院有间作坊。他原本供应朝廷的公文所需的白藤纸,近年朝廷数次减少纸张用度,他生意一落千丈,遂决定变卖长安产业……”

说着这些,马车颠簸了一下,两人坐得本就近,杜媗倒在薛白怀里,他便顺势抱住了她。

她今日穿着一身男装,却只是为了方便出行,能很明显看出是个温柔美丽的女子,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香气,因不习惯在白日里这般亲近,她低下头。

“昨夜怎没过来?”

“别说这个。”杜媗一慌,本想躲开,犹豫了一下,却是倚在薛白怀中,轻声道:“我又不是只贪欢娱才来找你,是因为……心里有你。”

相识以来,她只有过这一句情话,心意却表达得很明白,总之不愿让他太累,希望能多帮他一些忙。

之后,她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握住薛白的手,继续说起来。

“朝廷之所以年年减少纸张用度,因公文、诏书只用白藤纸,纸坊砍伐古藤,原料愈稀,价格愈涨,故而纸荒。如今则多用婴州、杭州等地进贡之白编绞、排绞、藤纸,价格依旧高昂。而民间则多用黄麻纸、葛纸、竹纸。”

“已有竹纸了吗?”薛白疑道,“我却不常看到。”

“有的,只是竹纸粗劣,难登大雅之堂。要刊印书籍,还是得选昂贵的白藤纸为佳……”

两人说着话,马车驶入东市、拐向卖书籍的曲巷。

薛白掀帘看去,凡是来买书的几乎都是携婢带仆的高门子弟。这年头寒门都读不起书,更何况平民。

也该开始一点点地改变了,过程会很慢,和风细雨,但天下事本就需要极大的耐心。

又到了过渡、铺垫的章节,写得慢。今天又晚了,第二章还在写,没那么快,大家不用等~~

(本章完)

www.yetianlian.cc。m.yetianlian.cc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满唐华彩更新,第139章 书坊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