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设局(2 / 2)

这几日,他就这样一家一家走访、观察偃师县的编户们,虽然他看到的只是很小很小一部分。

到了下午,薛崭赶了过来,禀道:“阿兄,高崇回到县署了。”

高崇时年三十四岁,年富力强、精明冷峻的样子,看起来没有吕令皓、郭涣平易近人。

甫一见面,高崇听说薛白近日在清丈田亩户籍,当即直言道:“薛县尉若是太闲,不如把今年的赋税催缴了。”

“好啊。”

薛白痛快答应。

吕令皓连忙摇手,笑道:“埃,年节将近,还是不要逼迫百姓太甚。”

他心里清楚,若真把差事交给薛白,指不定能闹出什么事来。比如,薛白若是借着隐田、隐户一事,向高门大户索粮,难题最后便要落到县里来。

郭涣得了吕令皓一个眼神示意,上前附耳对高崇小声道了一句。

高崇于是点了点头,道:“催缴一事,我会带着官差去办,请县尊再让齐丑任班头便是。”

说罢,他不理会薛白,自告辞离开,摆出事情已由他说定了的架势。

权在他手上,差役也好,漕河上的凶徒也好,全都听他这个县丞的,自然不必给薛白面子。

陆浑山庄。

一名女子从睡梦中醒来,抚摸着盖在她肌肤上的熊皮大裘,感受着软榻上的温暖,心中愈觉欢喜;屋子里点着熏香,她亦不知是何品种,只知很贵,闻了让人身子都轻快了几分。

这样舒适的屋子,让人醒了也不愿离开。

不多时,宋励只披着春衫从屏风那边走了过来,因屋中烧着炉火,也不觉得冷。

他脚踩着柔软的地毯,站在榻前,抚摸着女子小麦色的肤肌。

“八郎。”

“嗯?”

“我给了你…….要一辈子作你的人。”

“是吗?”

“真的,我不求侍妾的名份,只要能陪在你身边…….”

“不行啊。”

宋励无奈地叹息了一声,道:“阿爷方才找我了,我得准备订亲,不能再在家里胡闹了。

“八郎放心,我很懂事的,不会给八郎添乱。”

“不行,阿爷让我将你卖了,起来,出去吧。”

哭啼声不止,宋励不耐烦,将家中琐事留给下人办,他自更衣出门,往偃师县去寻兄长宋勉。

到了首阳书院,宋勉正在与一个小吏说话。

“阿兄,县署又找你有何事?”

“无非是让家里捐钱粮,我是教书人,不管这些。”宋勉颇显清贵,伸手替兄弟整理了衣袍,道:“你啊,这般大的人了,还一天到晚没个正事,马上也该成亲了知道吗?”

“阿爷让你带我到洛阳去,请舅父为我相看。”

“随我去龙门一趟。”

“为何?”

“我得到消息,上柱国张家的三娘子在洛阳,准备到龙门香山寺还愿。”宋勉稍压低了些声音,“张去逸之女,她两个姐姐,一个嫁了太子,一个嫁了清河李氏嫡支。”

宋励眉毛一挑,道:“这等门第,只怕我配不上吧?

“因此我带你到龙门去,以风采胜之。”

“好!”

“龙门乃是当年阿翁以诗夺袍之地,务必把握住了。”

武后曾在龙门香山寺命百官赋诗,优者赐以锦袍,以上官婉儿主持并裁定优劣。

当时东方虬先写了好诗,以拜赐得袍,宋之问却以一首好诗,让武后“夺锦袍衣之”,传为佳话。

此事宋家引以为傲,到龙门香山寺,如到自己家一样。

宋励笑道:“兄长放心,旁的不会,讨女子芳心我最擅长。”

“把鸡舌香含了。”

“知道。”

鸡舌香却又是另一桩故事,据说,宋之问为人谄媚,想要当武后的面首,可惜因口臭,武后没看上他。

总之,兄弟计议妥当,便准备明日先往龙门,到了再打探张三娘的行踪,以免错过了。

是夜宋励难得安生了些,没去城中的青楼酒肆胡闹,一整夜翻来覆去,想着娶了圣人表侄女如何如何。

到了次日,正准备出门,却忽然听闻了一个消息。

“张三娘在伊水边走丢了…….”

怎么会?

县署,令廊当中,吕令皓踱了几步,再次看向了元义衡,问道:“张三娘真丢了?”

“学生奉明府之命,赶到洛阳送礼,得知张三娘启程前往香山寺,遂连忙赶过去,到了伊水畔时,张家人已惊动了诸县官吏,正在沿河寻找……一问之下,才知是张三娘乘船过伊水时,被激流冲走了。”

吕令皓了解龙门的地势,知道伊河由南向北流到偃师境内,由西向东与洛河交汇,冬天,水流肯定是不快的。

“激流?冲走了?”

“是。”

“找到了吗?”

“此事也是奇了,诸县官差怎么找都没找到。”

吕令皓道:“不是船夫故意的?”

“此事……只怕不好说。但若能找到张三娘,可是大功一件,连寿安县尉崔祐甫都赶到龙门了。”

吕令皓踱了几步,喃喃道:“太怪了,谁做的?你说,张三娘到了洛阳的消息,都有哪些人知道?”

“张三娘是悄悄来的,住在玉真公主在洛阳的别馆里,对外并未声张。”

“这还悄悄来的?连本县都知道。

“前几日是公孙大娘特意携弟子去拜会,此后,张三娘还到洛阳新开的丰味楼去用膳,评点了一番,刘长卿为她作了一首诗,因此消息便传了出来。”

“换言之,所有人都知她来了?”

“明府这般说……不假。”

“快!沿伊水搜,保护好张三娘!”

“喏,高县丞已让李三儿在办……”

他们见过张三娘吗?”吕令皓道,“让薛白来见我。”

“明府找我来,可是为了县里催税之事?”

薛郎且坐。”吕令皓问道:“不知你在长安,可曾见过上柱国张公之女。

“张良娣?”

“不,不,是张家三娘。”

“师师?”

薛白随口这一反问,吕令皓不由眼皮一跳。

“薛郎见过?”

“曲江宴上见过。”

吕令皓沉吟道:“那,张三娘在伊水走丢之事,你可有听闻?”

薛白摇头道:“我近来只顾着考虑高县丞打算如何催缴税赋…….”

“税赋不急。”吕令皓皱眉道:“张三娘是在伊水丢的,我等需尽快将她找回来。”

薛白问道:“明府言下之意,让我来查此事?”

“这……..”

吕令皓一时又有些犹豫,道,“你初到偃师,还不熟悉,此事由高县丞来查为好,不过,县里只有你见过张三娘,你务必配合高县丞。”

“境内出了失踪案,份内之事,自当尽职。”

薛白以让人挑不出错的态度应下,对此事并不着急。

谁急,谁就被动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满唐华彩更新,第232章 设局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