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好好发展几年后,我们足以养得起二十万大军!”
……
可想而知,当陶应的这道军令颁下后,兵士们瞬间炸裂,跪地嚎啕,直呼陶应万岁,差点没将陶应吓死。
“别害哥,大汉还没亡呢!”
士兵们的反应,陶应很理解,也很心酸。
看看《诗经》,看看先秦典籍,服兵役是何等的凄惨。
不仅仅当兵的凄惨,倚门相望的亲人更凄惨。
谁能想象,只服一天兵役,却在路上要行走一个月。
军饷?没有的事。
自备路费且不说,若路上不太平,或者得个头疼脑热,基本不是到不了点卯地,就是回不到家,客死他乡,两厢皆不知。
如今有了陶应的新政,兵士们焉能不欢欣鼓舞、感恩戴德。
当然,有奖就有惩,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陶应军令中就有一条,如果不听号令,临阵脱逃,当场处斩,其家人将不再享受治下一切福利,剥夺子女免费受教育权利。
但这对于新型的玄甲军来说,这种担忧几乎是多余的。
战死、被处死,都是一死,只有傻子才去博侥幸,反而连累家人,让家人蒙羞。
况且,就眼下的大汉,一个活着的普通人,很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陶应给的死亡抚恤那么多好处。
所以,如今的玄甲军,除了甲胄尚差一点外,武器精良,气势雄壮,训练也很刻苦。
“训练,没有口号可不行!”
陶应参加过军训,自然照搬后世现成经验。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人在苦中练,刀在石上磨!”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
陶应的这些提振士气的大白话,被士兵们当作座右铭,训练憋着一股气,只为争上游。
要不是时间来不及,陶应都想照搬后世的一些军歌了。
“咯踏踏……”
陡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让正在观摩训练的陶应为之一震,急忙回头。
“主公,是斥候!”
眼尖的颜良,一眼就看出了来人的身份。
“报……”
斥候离陶应尚有一里多地,开始大声报号。
“禀主公,齐国黄巾张饶部出兵,已过般阳县,直补莱芜而来,有五万多众。”
听闻斥候所报,陶应目光一凛,瞅了瞅徐盛,望了望颜良。
“立即出兵青州!”
陶应当机立断,开始下达出兵命令。
“命令,讨虏校尉徐盛为主帅,破虏校尉颜良为先锋,出兵齐国,迎战张饶!”
“六百里加急,命令茌县令、平虏校尉纪灵,领兵一万,出兵济南,抚剿黄巾徐和部,济南实行临时军管!”
“命令,梁甫令吴敦,晋升为捕虏校尉,立即领兵五千北上,驻防临朐,防御北海黄巾!”
“命令,南城令、讨虏校尉糜芳,留三千人马驻防南城,率领其余兵马立即北上茌县驻防!”
“命令,泰山郡郡丞孙观,晋升为威虏校尉,全权代理泰山郡守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