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方从哲当时是首辅,皇帝死了,你就应该负责,方从哲即使没有弑君的想法,但却有弑君的客观事实想要洗清弑君的罪名,却不能免去弑君的事实!”
你方从哲应该怎么做?二话不说拿剑s以谢先帝,这是大义大开家门等朝廷司法官员前来捉拿,这是中义然而只是因病退休,这是不义啊!这是无耻。”
法律不看动机只看行为的原则被邹元标第一个发明了,而邹元标的专业也很对口,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也就是后世最高n院长兼公安部副部长,侦查宣判集于一身的。
有了这样正当的理由,东林群起而攻:“陛下和内阁宜急讨此贼,雪不共之仇!”
邹元标的激动和作为当事人的天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天启只是表示:
天启虽然年轻,考虑不到三答案对后来朝局的深远影响,但他认为东林太过牵强附会了,他实在是看不惯,从逆反和烦的角度出发,天启就驳斥道:“方从哲素来忠慎,再说了李可灼进红丸本来就是先帝自己的意思。这和方以哲有毛关系?再说了,死的是我爹,我这当儿子的不急,你着急什么?”
当时双方就杠上了,谁也不松口,所以才出现现在这个朝局局面。
看看从皇上他爹之死上面打不开突破口,那就再找别的突破口,于是高攀龙脑洞大开,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提出“萨尔浒一战,总指挥杨镐是后金奸细”的观点,认为萨尔浒之败是因为内部出了汉奸,然后再将矛头转向了方从哲。“你方从哲当首辅当了七年,应该知道杨镐是奸细,但你没有抓他,反倒一天之内三次催促萨尔浒前线作战,让我军十万将士丧命于沙场,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和杨镐已经串通好了,这是故意将十万将士送死,你是奸细的后台。所以,萨尔浒之败你方以哲当为首罪。
牵强吗?那得看谁说,有多少人说,三人都能成虎,何况东林三十人,三百人,乃至三万三十万人呢。
其实叶向高也知道,东林不至方从哲死地不罢休的根本原因,其实是针对自己,针对自己现在的治国态度,针对自己现在的这个位置。
其实自己早有去意,今年已经上了七道请求致仕的折子了,但皇上一直不同意,再说了,现在看才十七的小皇帝实在也是可怜,家里连个大人都没有,无依无靠的,所以就留下来,希望能将皇帝怎么的也培到二十,真正能独立了在去,这是一个。
再一个,即便自己下台,那也是自己光荣的请求下台,而不能被东林最终以什么罪名轰下台。轰下台还是轻的,完全可能直接干死自己,东林,对待敌人,从来就没手软过,从来都是干死拉倒。
现在为了换回他们不在追究方从哲和杨镐,叶向高认为,抛弃一个毛文龙还是值得的,因为毕竟方从哲的事情不但牵连死的活的官员太多,还牵连自己,牵连皇上,而毛文龙真的被东林弄死,其实只要往东江再派一个能臣干将也是可以的,相对来说,利弊之间还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当着高攀龙和nn星的面,叶向高病倒了,而且还不轻。
结果现在可是坏了,邹元标和高攀龙nn星谁也没想到毛文龙的战斗力这么强横,而天启没了叶向高的制约,竟然如此独断专行,一个是真能挖坑,一个是真的往里踹人啊。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