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目标(2 / 2)

没能在一定时限内进入相应的势力梯队,那就等于准备不足,能力不够,那句话说的好,给你机会你不中用,怪谁?

实力不够,底蕴不够,别说是开发商,连建筑商的单子都拿不下来,只能做个包工头喝点汤,还得为讨薪发愁,那这重生就太不值。

因此,大步调不能乱,机缘永远是第一位的。

毕竟他给自己安排的每一个机缘,都等于显著的提升实力。

有了实力,才有资格同情和怜悯无辜良善,才能够送佛到西,而不是管几顿饭,就算是救了民。

正因为这样,周卓给自己也安排了任务,他得为即将被他拯救的人们寻找一个适宜的安身之所。

不说是发展,可持续运转,总得有,这才是他认可的救人。

他前世见多了给予希望,却又手一松,另对方再次陷入绝望的情况。他觉得那样等于是折磨人,还不如给个好死。

至于他自己,必然要离开大乾的。

他看不上这个尸臭熏天的王朝,但这个时代,统御万民的法统,又涉及人道、天道。

他不想为他人做嫁衣,那么就得自立为王。

当自立也得看时机和地方,虞城地区紧邻大乾腹地,他这个节骨眼在此地聚众搞事,极易成为出头鸟而被大棒伺候。

而他现在实力和积蓄都不够,搞种田发展都得先出去‘借’本钱,养军并带其拼杀这种非常耗资源的事、就更是难以为继,别说是输不起,打都打不起。

得拿到足够的机缘,完成原始积累后,他才会考虑建立领地。

而收拢良善之辈,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将来或许可以成为据点,桥头堡。

在内心深处,他虽然不觉得自己能一步到位,红旗插遍神州,令神州之民人人如龙,但通过手握大权,推动一下文明的进步,普及教育,开民众之智商,这还是能期望一下的。

说白了就是以半封建、半资本的形式,代替已经持续了许多许多年的封建王朝。

这半步虽小,但对于很有地球古代东方特色的大乾而言,却是关键的半步。

具体自有国情在此,解释起来极为麻烦。简单的概括,就是从地域文化,到小农经济,从宗族体系,到科举制度提供的上升渠道,等等,形成了一个闭环。

这个闭环甚至会在需要的时候,抑制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除非有足够强大的外力打破它,否则它可以自己玩很久很久。

而能够将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各类资源庞大的国度打破,意味着外力强到了一定的高度,一旦打破,这个国度就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

周卓是不愿意看到这个类似于地球东方古国的文明,成为异种文明的附庸的。

妖族、魔族、诡族、海族、释族、异族、天族、跪族……在他眼里,一个个都有致命缺陷,人族沦为任何一个的附庸,都只会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这一点,都不需要摆什么道理,有的就是事实,毕竟大乾之外,还有许多人族国度,被征服的也不是没有。

然而,种族存继这个题目,太大了,这不是简单的吼一嗓子口号,即兴讲演一下,就能让民众无怨无悔的团结奋斗的。

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文盲而言,国家的概念都没有。

愚昧残暴和善良淳朴融为一体,就是此时神州底层民众的真实写照。而想要改变这一切,必须得普及教育。

怎么普及?靠捐学校么?

当然是靠利益。

无利不起早,让人们见到利益,才会积极主动的学文化扫盲。

而能够给予普罗大众这等利益的,最靠谱的就是密集型劳动,也就是各类工厂,这等组织生产模式,必然打破小农经济,也成为诞生资本阶层的土壤。

所以说,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逻辑链,不是谁想跳过就能跳过的。觉悟再高,没有足够的内外压,能够坚持几代?

从小吃饱穿暖的人,能理解几分衣食无着的凄惨?

靠想是没多大用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挨了毒打以后,才完成了知行合一,较为深刻的理解了某个过去时长挂在嘴边、却从未真正走心的真知灼见的。

因此,步子太大,只会扯着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制度。具体则有一个容错的量,超前一点,落后一点,都在容错范围之内,但超的太多,就必然会挨毒打,最后要么玩不下去崩盘,要么挂羊头卖狗肉,宣传是皿煮兹油,实际是封建资本……

周卓觉得自己心里明镜一般,只是在地球时,已经过够了键政嘴炮治国的瘾,前世又见识了民众的惨,和思想意识的拉垮程度,因而他觉得张口种群,闭口民族,大谈理想,高喊公平的那种妖艳贱货人设,膈应的不行。

大明白装在心里就好,做事吧,能做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