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架海金梁(2 / 2)

反过来说,几乎所有握有权柄者,成为人上人的秘诀,就是为群体提供了‘组织’这项服务。

族长能在乡村称王称霸,就是给民众提供了组织服务,地方正府则给各个宗族提供了组织服务,朝廷给个地方提供了组织服务,如此而已。

现在组织服务名存实亡了,乡村便很容易被流民冲破。

人没的吃不会乖乖等死,在饥寒的驱使下,老实巴交的良民也能变成野兽般的暴民,更别说这个时代的底层本就与良善没多大关系。

而受到冲击的村镇,就会产生更多的流民,恶性循环开始了……

结果,在虞城地区,周卓横空出世,难民都被他给聚拢消化了,后来甚至有因缺乏安全感,而举村主动来投的。

白莲教壮大需要的土壤一下子没有了。

而周易的作为,对神教的影响,却不大。

神教教义,主打行善修福德,死后去神国享福,还能德荫后人。

这样的主张,跟王权是相辅相成的。

神教的教义让人老实当韭菜。

而王权的维稳至上策略,给神教创造信教环境。

对大多数人而言,吃不饱又饿不死,上升无望又闹不起来,就找些能慰藉精神的办法,减轻幻痛般的绝望。信教就是一个途径。

如此一来,神得信仰,王权得安份韭菜。

但是,神不在乎世俗之物,神职人员却活在现实中,他们需要吃喝穿戴,他们拥有神力,且握有组织权,和一定的任命权、裁决权、分配权,自然想要与之匹配的地位和待遇。

地位好说,待遇就不容易满足了。这是神权和王权闹矛盾的关键点。神灵也不好说太多,毕竟想让马儿跑,就得给吃草。

神灵玩失联后,一开始神职人员还以为是某种考验,现在嘛,就成了狼来了。

神教上下开始放飞自我,打着救苦救难,同时为神灵拉信众领导旗号,扩大教团在世俗中的影响力,划立教区是普遍做法,甚至有人开始认真考虑建立教国的可能。

虞城地区的神教力量,一直都比较薄弱。

主要这个地区紧邻西北,属于欠发达地区,地方不富裕,还民风彪悍,来这里任职,信仰任务难以完成,还没什么油水,是神教内部公认的苦差事。

但相应的,被打发到这里的神职人员,专业水平倒是普遍在水平线之上。

这也算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

当然,水平最好的那一批,还是在繁华地区,那里的财富、待遇,以及包括磨砺任务在内的各种事件,更能留住人。

而那些卖嘴党、花架子,虽然靠着忽悠人及钻营本事窃居高位,但并不等于他们不明白拳头的重要性,最强的自然要留在身边,以便需要时抱抱。

不过他们自己称之为强强联合。最强的嘴和最强的手,没毛病。

业务能力平均在水平线以上的虞城地区神教分部,总的来说还是显得胆子不够大,他们在邪魔起陆后的作为,偏向中规中矩。

安抚教民,鼓励信徒,派遣人员做纽带,建立村镇协防……

这本来应该是大乾官方干的事,但地方正府人员在失职了。

倒也不是从上烂到下,除了人事不干,啥事都干。

实际上,他们还是很会玩有事协管干,出事干协管这一套的。

但地方政务,牵扯各势力及利益,十分复杂。

还有就是,从古至今的下乡难。

偏远乡村,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现在行路又极不安全,挣人家几个钱,豁出命执行政令?

而协管这种,又说了不算。乡王村霸,有的是办法应付。

神职人员就不同了,带着力量来的,可斩妖除魔,也可斩恶除孽。

所以,地方正府没干成的事,神教干成了。

神职人员看不起地方官员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神职人员数量有限,神失联后,信仰力换神力的主营业务变得时断时续,神职人员的力量运用,也不得不小心翼翼。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何以神力为基础,开发出一定程度替代神力的超凡力量,就成了神教当前的最大课题。

于是不可避免的,展露了一手化废为宝能力、培养出长生兵、且只要肯加钱,什么都能卖的周卓,被神教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