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大梦观想诀(2 / 2)

雪落中庭 轻烟五侯 0 字 2023-09-03

气主于升,气中有真水。

水主于降,水中有真气。

真阳下行,如乾索坤道,上曰震,中曰坎,下曰艮;

身亦显形,以中为度,自上而下,震为肝,坎为肾,艮为膀胱。

真阴随气上行,如坤索于乾,下曰巽,中曰离,上曰兑;

身亦显形,以中为度,自下而上,巽为胆,离为心,兑为肺。

天地元气渺渺,聚而成人。”

“第五观,观日月!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道无名,运行日月。

日月者,太阴太阳之精,暗合天地交合之理,助行生成万物之功。

其东西出没,以分昼夜。

南北往来,以定寒暑。

时混沌初分,玄黄定位,天地之状,其形如卵,六合于中,其圆如球。

日月出没,运行于一天之上、一地之下,上下东西,周行如轮。

凡日之东出而西未落,则为昼,西落而东未出为夜。

是此,日之出落,以分昼夜也。

而月之出落,不同于日。

载魄于西,受魂于东,光照于夜,而魂藏于昼。

积日累时,或出或落,自西而东:

其始也,魄中生魂,状若弯弓,初夜而光照于西;

其次也,魄中魂半,时应上弦,初夜而光照于南;

其次也,魄中魂满,与日相望,初夜而光照于东;

其次也,魂中生魄,状如缺镜,初昼而魂藏于西;

其次也,魂中魄半,时应下弦,初昼而魂藏于南;

其次也,魂中魄满,与日相背,初昼而魂藏于东。

是此,月之出落,以分昼夜。

日月当空,明照自身。”

“第六观,观四时!

岁月有常,人居其中。

人之一日,正如日月之一月,天地之一年。

大道生育天地,天地分位,上下相去八万四千里。

冬至之后,地中阳升,凡一气十五日,上进七千里,计一百八十日,阳升到天,太极生阴;

夏至之后,天中阴降,凡一气十五日,下进七千里,计一百八十日,阴降到地,太极复生阳。

大道运行日月,日月成形,周围各得八百四十里。

月旦之后,六中起九,凡一日计十二时。

魄中魂进七十里,凡十五日,计一百八十时,魄中魂进八百四十里。

月望之后,九中起六,凡一日计十二时。

魂中魄进七十里,凡十五日,计一百八十时,魂中魄进八百四十里。

周而复始,运行不已。

大道长养万物,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吾之身。

吾之心肾,上下相去八寸四分,阴阳升降于天地无二等。

气中生液,液中生气,气液相生,日月同途。”

“第七观,观五帝!

大道既判,而天地生;

天地既生,而五帝列:

东曰青帝,乃行春令,于阴中起阳,使万物生;

南曰赤帝,乃行夏令,于阳中升阳,使万物长;

西曰白帝,乃行秋令,于阳中取阴,使万物成;

北曰黑帝,乃行冬令,于阴中进阴,使万物死。

四帝各辖九十日,年为三百六。

每帝去十八日,黄帝辖之。

黄帝居中,主于四帝:

于春时,助成青帝而生发;

于夏时,接续赤帝而长育;

于秋时,资益白帝而结立;

于冬时,制摄黑帝而严凛。

五帝分治,各主七十二日,合而三百六十日而为一岁,辅弼天地以行于道。

青帝生子而曰甲乙,甲乙东方木,木为青龙;

赤帝生子而曰丙丁,丙丁南方火,火为朱雀;

黄帝生子而曰戊己,戊己中央土,土为勾陈;

白帝生子而曰庚辛,庚辛西方金,金为白虎;

黑帝生子而曰壬癸,壬癸北方水,水为玄武。”

“第八观,观阴阳一气!

天地生育万物,万物之中,惟人也,头圆足方,有天地之象。

而人体之内,阴降阳升,暗含天地之机。

人身之阳,止在起首始生之处,而阴生造化:肾生脾,脾生肝,肝生肺,肺生心,心生小肠,小肠生大肠,大肠生胆,胆生胃,胃生膀胱。

内观之:肾为水,心为火,肝为木,肺为金,脾为土。

若以五行相生,则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若以五行相克,则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五行生于天地阴阳一气,所谓一气者,日月交合,即以日精月华造化成形。

是此,阴阳一气在已身,寻路莫在已身求。”

……

随着何应物娓娓道来,一众人等先是好奇,后来渐渐肃穆,到最后目瞪口呆!

在众人震惊的晕晕沉沉中,何应物缓缓停了下来。

“这便是大梦观想,炼气篇。”他说。

宋涟城如梦初醒,口中干涩:“这才是炼气。”

“嗯,这就是炼气。”何应物笑笑。

“这才是真正的炼气!”宋涟城脸色潮红,似乎强压心头激动,深深一躬,“谢宗主传道!”

呼啦啦,后面跪倒一片:

“谢宗主传道!”

“感谢宗主!”

“誓死追随宗主!”

“宗主大才!”

……

“无妨!”何应物挥挥手,激发金丹之力托众人起来,“初创宗门,水深且险,还需要大家同舟共济,共创而共享!”

此话一出,众人更是一片华丽丽表忠心。

而这次何应物托众人的金丹之力,却是只借了魏容错的魔毒金丹两分力,其余八分,则是何应物自己的小金丹。

总要让众人熟悉他的新味道、新感觉。

“虽然大家境界暂时不够,但没关系,今日,我把大梦观想之筑基篇、金丹篇、元婴篇,一同讲给大家,能悟到多少,全看个人。”

石屋里,只余何应物不徐不缓的讲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