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都是被逼无奈啊。
诸如海瑞这样的,天下又能有几个。
反过来讲,如果单纯的说俸禄高还是低,朱翊镠觉得不低。为何说不低呢,当朝一品一年就是接近14万斤的粮食,要是他自己吃一辈子也吃不完。
可人家毕竟有家人啊。
谁还没有个三妻四妾呢,一个妻妾要配上几个人伺候。
一府又得有多少人呢。
诸如九品官员,家里也有十几口子人,更不要说当朝一品了。
哪家低于百人了。这么多人都要靠着这点俸禄养活,哪里能够。
最重要的皇上给的俸禄可不是实打实的粮食,粮食也只是其中一大部分,剩下的什么绸缎,宝钞的,或者是些其他可有可无的东西,都给你折合成俸禄一并发放。
像宝钞民间还有几个用,大部分人都是以物易物,要不就是金银。没有人认那个玩意,发下去都与一推废纸。
怎么才能养活一家人呢。
放眼自己的卫队,光是护卫就一千六百余了。这些人吃喝拉撒全部都归自己管理。
一万石还不够看的呢。
要是算上,府里的全部,大家都得喝西北风。
所以皇上才会赏赐大量的土地。
不得不说,就是因为如此的制度拖垮了大明王朝。
朱翊镠有心改变,可也是无能无力。
因为大明的王爷不得涉政。
地方的事情自然会有朝廷来管,还论不到王爷指手画脚。
要怪还是得怪高祖,人家就是从藩王起兵造反成功的,所以人家深深的知道,藩王的厉害,从根上就免除了隐患。
有明一朝,他算是独一份,也是最后一份。
赵灵看着朱翊镠摇头,便问道:“王爷,你不打算管吗?”
李双拉过赵灵的手。
“妹妹,王爷不是不想管,大明的律法不让。”
赵灵等着水灵灵的大眼睛:“不是吧,姐姐,大明律可管不到王爷,你不要骗我。我也是知道的。”
李双笑了。
“你啊,确实大明律管不到王爷,可也不是说咱们就谁都管不了了,宗人府的人可不是摆设。”
赵灵点头表示明白了。
“可是........”
李双拍着她的手:“妹妹,王爷自有定计,你就不要自找无趣了。”
朱翊镠看了眼李双,老大也算是明白事理。
自己确实没有办法管,可不代表就拿周知府没辙。
要知道外面还有一位兵部侍郎呢。
萧大亨可不是一般人。
嘉靖四十一年的进士,开始就被授予了县令。历任布政使、按察使。后巡抚宁夏、宣府,后晋升为兵部侍郎。
人家的履历可是实打实的。
萧大亨算是三朝元老,为国家历下了不少的功劳。
当年做知县的时候。正好榆次连年灾荒,民众极寒,流离失所,萧大亨张榜招抚流民,呈请发仓赈济。并力除时弊,改革赋税,百姓拥戴。
他在陕西的时候,正赶上鞑靼入侵,于是他开始招兵买马,参与督师出边,打败南侵的鞑靼敌军,使鞑靼服其威而无不从命。
人家是从基层做起来的,深知百姓疾苦。
像周知府这样的官员,他是最看不起的。
就连朱翊镠他都不以为然,更何况一个小小的知府。
作为有责任心的臣子,不能为皇帝分忧,还能是好的臣子吗。
萧大亨此时怕是心中早有滔天的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