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多人把关,他就不信,外公还能把手伸进来。
没了选婚的忧虑,又卸去了监国的差事,朱慈烺顿感满身轻松,每日里花费时间最多的,除了御前听政之外,就是东宫讲学了。
原本的詹事府詹事一职一直空缺,而少詹事项煜有着不可磨灭的污点,朱慈烺便向父皇提了建议,另派几名可靠的师父。
没想到的是,崇祯几乎将詹事府里的官员齐齐换了一遍,又换了十几个翰林进来。
新上任的詹事府詹事算是熟识,正是太常少卿吴麟征,李自成攻城时曾死守西直门,朱慈烺对他印象颇深。
而原本东宫里的老人,吴国华和李明睿升任了少詹事,其余无足轻重的旧人,全换了出去。
而换来的新人当中,有三个人最为有名,分别是陈名夏、魏学濂、杨廷麟。
三人皆是崇祯十六年的进士。
陈明夏是去年的探花,不但满腹学问,更是相貌堂堂。
魏学濂则是天启名臣魏大中的次子,当年魏大中素有清廉刚介之名,因率同僚弹劾权宦魏忠贤,被构陷投入诏狱折磨致死。待魏忠贤等伏诛,魏学濂刺血上《痛陈家难疏》,弹劾阮大铖、傅櫆等人依附魏忠贤,由是知名。
而杨廷麟原本是兵部职方主事,掌各省舆图、武官赏罚考验,在兵部历练了一年,对兵部的事务可谓了如指掌,此次任左春坊左庶子,算是得了升迁。
这三人凑在一起,才华名声干练兼具,朝野中便传出了猜测,皇帝此举,似乎是有意在壮大太子的势力。
东宫讲学之外,关于朝事,崇祯也照例会问问他的见解,偶尔还会让他写一些应对的策略。
这些日子,朝中每日里商谈最多的大事,莫过于山海关抗虏,山东的平寇和太子的选婚。
据前方发回的军报,吴三桂已然率军抵达了山海关,而建虏大军似乎是在酝酿着什么大的行动,前方的斥候很难查出行迹。
山东刘泽清那边,则是接连向内阁发了好几封捷报,并发了作战计划书,请求兵部调派兵马,并给予粮草支持。
至于太子选婚一事,内阁早将旨意下达到北直隶的州县,等着地方的推荐。朱慈烺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去,按着规制,选婚前后需要花费半年的时间,他的太子妃还早着呢。
如此过了四五日的时间,这日朱慈烺刚回东宫,就听人禀报,说是司礼监的王公公在宫里等候。
来的是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王之心,在他的身后,还领了两个青衣的小太监。见了朱慈烺,王之心浅浅的行了一礼,说道:“殿下,高时明高公公让奴婢送过来一些案卷,请殿下一观。”
王之心说着,招呼着身后的太监上前将两摞册子放在了书房的书案上。
朱慈烺随意瞥了一眼,想起昨日司礼监和自己打过了招呼,高悌已然离京,想必这些册子就是高悌留下的案宗。
王之心在一旁候着,眼见两个太监将册子归整完毕,这才弯下腰行了一礼,笑道:“奴婢恭喜太子殿下,方才奴婢从司礼监过来时,那边说是各处选婚的姑娘已然送到了京中,正等着和礼部交接,不日就能送往宫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