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他是李广(2 / 2)

强汉 荣誉与忠诚 3494 字 2019-10-08

李广突然吐了一口唾沫:“养了一头白眼狼

林斌怒了,而且是震怒。他盯视李广的眼睛:“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

终于……压抑了许久地火山毫无征兆地爆发,李广亦怒,狠狠回视:“何德何能,可念此句!”

老子《道德经》的第三十六章被林斌念出来全变了味道,更像是在问:“汉国给了什么!?”,李广在答:“身为臣下,君不赏,不能强要。”

思维的差异就是代沟,林斌和这个时代的人们一直都有代沟,所以他一直都在矛盾的活着,活得浑浑噩噩。

“自取灭亡而不自知,及早回头尚有可救,不然……”

林斌又再一次听到赤裸裸的威胁了,他就不明白一点,为什么别人都以为自己那么好灭,既然好灭为什么不扑上来?

话不投机半句多……

林斌以沉默应对,他不喜欢在口头上去争锋。

李广步步紧逼:“莫要累的浮尸百万。”

林斌无精打采地看一眼李广。

李广声音洪亮:“皆为同族,何不携手戈矛外指,战罢胡虏,杨我华夏天威!”

心弦被触动了,根本的听不见地‘叮铃’之声炸响,这时……雪却是又落了下来,它冷却了那颗热起来的心,让某人重新恢复无精打采的表情。

李广的眼神很锐利,他捕捉到了林斌动情地那一瞬间,刚要说些什么,却见林斌蹲了下去抓起一把雪在手掌心里揉捏,雪被搓成了一颗圆球,甩出去‘啪’的一声击在树干上重新散开。

林斌向李广抱拳:“我十分敬佩李将军的情操。”散漫地拍拍肩膀上的落雪,“两年之内,我战胡虏不下百次,次次得胜而归,打下汉国北疆一片安宁。将军反对吗?”

李广想了想,向林斌一个做鞠。看来他不反对。

“年前,我击鲜卑战乌桓,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送上天子案头,天子依照这两本书建新军名为‘虎贲’。汉国天子曾经当着百官的面说‘林卿与朕与国皆有大功’,两功一合封了个护汉侯、护汉中郎将,后又下旨命我率领本部攻伐河朔。”

李广的表情很奇怪,像是在惋惜什么。

“我明知道这是借刀杀人计,毅然听命率领百战残兵西向河朔,一度攻下半个河朔,此间没有得到汉国的任何支持。在这之前,将军扪心自问,我哪点对不起汉国?”

李广是一名真正的武人,所以他咄咄逼人的姿态不见了,换上的是愧疚。

“我都不爱计较那么多,攻下黄河北岸立刻双手奉上。换回了什么?换来了天子和百官的刀刃,放羌族军队安然借道北地郡……”林斌没有做作,他脸色很黯然:“若单单是放羌族人过来也没什么,天子和百官不该集结二十五万军队从背面捅刀子。”

李广一阵无语,他和李息都是那把‘刀子’,十分清楚天子和百官想要做什么。

“心寒呐……”林斌不再渡步了,“敢问李将军,我是不是要乖乖伸出脑袋让天子砍了?”

耿直如李广,他略一犹豫:“君杀臣,臣受死乃伦常。”

林斌怔了怔,随后一阵“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快掉出来了。

李广闷声闷气:“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芶就,害不芶去,唯义所在;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芶就,害不芶去,唯义所在。”

那啥……无非便是李家世代忠良,他应该一心为国,不顾家庭,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林斌悄悄叹了一口,自此没有再生出收李广为己用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