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开宗立派(2 / 2)

计涛见状也知自己这位县令是铁了心要跟青溪县争斗下去,长叹了口气,暗暗后悔,早知有今日,当初就不该将雷欣来县里购蚕种一事告之,没有此事,或许不会闹得如此。</p>

当陈青兕得知桐庐县计划不变的时候,便知姬温这县令是铁了心要鱼死网破了。</p>

“既然要寻死,那就让你死得透彻一些!”</p>

陈青兕可没有与姬温长时间斗下去的心思,他志向不在此,为了避免对方在关键时候,再干出毁蚕种这样无底线的事情出来,先下手为强,才是最佳选择。</p>

随着端午的临近,青溪县的文人墨客逐渐汇集。</p>

许久未见的骆宾王再次拜访求见。</p>

“陈先生!”</p>

骆宾王相比初次南下的郁郁不得志,现在的他神采飞扬,双目炯炯有神,他深深作揖,说道:“先生之才之智,深不可测,令人拜服。”</p>

陈青兕砸吧了眼睛,看着一脸崇拜的骆宾王,一时不知怎么开口。</p>

这我做什么了?值得骆宾王这位风流人物,这般崇拜?</p>

骆宾王接着道:“观光愚钝,竟一时不查先生诗中深意,委实不该。今日与元敬兄畅谈诗文,谈到《悯农二首》,细细琢磨,方才发现两首诗居然对仗工整,平仄结合,格律相依。与先生的《悯农二首》相比,上官体根本不值一提。”</p>

对于上官仪的上官体,骆宾王有些不屑一顾。</p>

上官体在历史上存在的意义很深,对律诗的定型有促进作用。为诗歌的趋于格律化提供了新的范式,为宫体诗过渡到沈佺期、宋之问律诗搭建了一座桥梁。</p>

不过上官仪的上官体终究是为朝廷贵族们服务,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