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陈青兕来了!(2 / 2)

陈青兕摇头道:“非也,只是想在进京之前,给京畿里的贵人们下达一份战帖……”他眺望长安的方向,眼眸中带着几分深邃,轻笑:“告诉他们,我陈青兕来了!”</p>

陈青兕来了!</p>

此刻的长安,在一部分群体之中,无疑代表着“狼来了”。</p>

宫体诗,小众。</p>

源于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莺歌燕舞,肉林酒池的生活形,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p>

这种文风受到后来多位帝王的热爱,其中有陈后主、隋炀帝,还有唐太宗,他们都围绕自己所属的宫廷圈子,聚集了一群文人。他们这些与百姓彻底脱离的上流社会,将淫靡浮艳,骨弱无力视为高雅,如掩耳盗铃一般,自娱自乐。</p>

现在有人却对他们这群高高在上的大老爷们高喊出了不。</p>

大势宣扬诗歌是文化,属于天下人,人人都可以创作吟诵。</p>

更有激进者将他们引以为傲的“高雅”鄙夷为糟粕,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也有不少人响应。</p>

这种风气,理所当然的刺激到了不少人的神经。</p>

拥护宫体诗的人也开始诋毁甚至谩骂。</p>

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一个真正有身份的人站出来,为宫体诗争辩,或者说话。</p>

毕竟热衷于宫体诗的就是宫廷那一波人,有的还是甚至是三朝元老,开国勋贵,辅国重臣:如长孙无忌,以及被贬的褚遂良,还有大名鼎鼎已故的文学泰斗虞世南等,都是宫体诗的爱好者。</p>

他们这种身份下场来跟一个小小的县令打擂,赢了不光彩,输了更是能将脸丢到姥姥家去。</p>

故而面对江南兴起的盛唐体,京畿内的那些宫体诗人态度出奇一致。</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