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弃城而走(2 / 2)

霸王! 杨氏良家子 0 字 4个月前

这时候让他们出营作战?

恐怕仅是孙郎的名字,就足以吓得他们望风奔溃。

当然,秣陵城的情况也没有比他们强过分毫。

见到孙策大军开始围城,城墙上的众人便惊慌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薛礼胆寒的手足无措:“怎么办,怎么办,孙郎亲自来攻城了!我们守得住吗?”

作为一名朝廷任命的彭城相,他对尚为徐州刺史时的陶谦都畏惧不已,被逼迫的丢了郡国,逃到了扬州。

他这胆量,直接面对骁雄绝世的孙策,自然更加不堪承受。

他的主簿劝道:“明君,秣陵形势险要,城高池深,是丹阳境内少数几座有护城河的重要城池。袁术部队必难以攻克。”

“护城河?”薛礼吞了口唾沫,指了指城下:“你是说他们正在填埋的那条护城河吗?”

顺着薛礼手指方向,城墙上守军皆紧张的观注过去,只见孙郎军队大部分人都在从容的运土填埋护城河,只有几十名甲光耀日的骑兵在一旁护卫。

薛礼看向周围,紧张的问道:“城高池深是我们守城最大凭仗,就任由对方这般从容填平护城河?谁人下去将他们驱散?”

话音未落,所有将校不约而同的同时低下了头,有人则不动声色的后退几步,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城墙,唯恐被点到名下去厮杀。

实在是孙郎上一战的战绩太惊艳了,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带着几十名骑兵就冲击秣陵大军中间把大将陈横给俘虏了。

所有秣陵守将,无不胆寒,这要带兵出城,说不得就要被孙郎刺死于万众之中。

城墙上的身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稀疏了下去。

薛礼见到这一幕,内心更加惊惧,士卒连出战都不敢,这不是死守孤城?

他转头对主簿低声问道:“我们能守住秣陵城吗?能守多久?”

主簿犹豫了一下:“若是刘扬州能够前来救援,必定能守住秣陵。至于能守多久……我非武将,明公不如问一下诸位将校。”

薛礼变得歇斯底里,低声吼道:“救援!哪还有救援!江乘、熟湖都被术兵所夺。援军飞过来吗?”

主簿连忙劝阻道:“明公慎言。”

但薛礼已经根本听不进去,匆匆忙忙的走下城墙。留一群将校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军无主心,一片浮躁,防守都没有个章程部署。

这种情况下,孙策大军只要填平护城河,一次猛攻就可能攻上城墙,然后大军源源不断的涌上,甚至可以凭人多势众击溃进退失度的守军。

将校们再惊惧,亦知道不能任由这般发展下去。

连忙去寻找薛礼出来主持大局。

可是士卒们在城中寻找了足足两个多时辰亦没有找到这位彭城相。

直到将士们彻底慌乱,拔出刀兵,薛礼的仆人才终于坦白,两个时辰前薛礼便已在宾客护卫下突走。

原来薛礼心知没有了救援,秣陵已成绝地,忧惧孙策挖沟堑三重,将城池围的水泄不通,只困不攻,赶在城池被围前就弃城而走。

守军彻底凌乱,放弃抵抗。他们一群徐州人,主君都逃了,士卒们更没有为扬州牧拼死的意念。

而孙策这边,护城河还没填完,就得知守军开城投降了。

一群将校同样面面相觑,蒋钦跟在孙策后面,摸不着头脑,问道:“将军,这莫不是敌军诈降之计?”

孙策笑着说道:“那这诈降计够拙劣的。”

“还是应得小心谨慎些。”

“是不是真的,不是一试便知?你过去传令给他们,让他们列队出城,纳械投降。”

蒋钦得令,带了百余名士卒靠近了城门处。

只见他言辞激烈,甚至有些凶神恶煞得跟对方交流了几句,场面便僵持起来。m.

但只僵持了片刻,对方十几名将校便缓缓的弯下了腰。

然后密密麻麻的守军开赴出城池,向着蒋钦所部只寥寥百余人的队伍,屈膝投降,武器、甲胄丢了一地,堆积如山。

围观这一幕的士卒,无不军心振奋!

己方寥寥百人,旌旗招展,便威慑的敌军数以千人卑躬屈膝,缴械投降,是何等意气风发,气吞万里!

秣陵城长吏遁逃,不战而降,孙策顺利收降卒四千余人,随后便大军直接开拔进这处丹阳重镇。

而拿下秣陵县这处城池对孙策的意义,甚至还超过了收纳四千余降军。

因为这里可是后世著名的六朝古都啊!

说大军攻克了秣陵县,或许不足为道。

但如果换个说法,大军攻克建康,大军攻克建业,大军攻克金陵,瞬间就气度恢宏起来了。

这里可是帝王之资,可以作为都城,建立王霸之业!

一位诸侯拥有了建康城,不论势力大小,都仿佛具备了王者之气,最低成就也是割据一方。

当然现在的秣陵城还比较简陋,而且身处内地,不论是经济水平还是城市建设,都不足以支撑起国都气象。

孙策打算在稳固江东之后,将城池搬迁到北方江畔,另建起一座规模恢弘庞大的都城,兼顾经济繁华与军事屏障两个方面,彻底发挥其得天独厚优势。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霸王!更新,第四十八章弃城而走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