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江东郭嘉(2 / 2)

霸王! 杨氏良家子 0 字 4个月前

话音落下,营帐内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个知兵之人,果然能担任功曹的没有一个平庸之辈!有他辅佐王朗,必成大患。就算吴郡兵精将勇,也无法抗拒这种人力难为之事啊!

孙策也是深吸了口气。

虞翻啊!他孙策的大宝贝!

可就是他的大宝贝,还没加入幕府的这会儿,就给他带来好大一个难题。

如果王朗按照虞翻的这个部署,哪怕他的部队跟吴郡精兵,在战力上有极大差距。孙策大军也没法纵横驰骋。此天威也,人力所难及!

张纮也是感觉非常棘手,他现在于孙策麾下担任的是张良、陈平的角色,运筹于帷幄之中,可以他的超绝才智,也对这种事几乎无能为力,只能靠硬实力平推过去。

他凝眉问道:“这虞翻为人如何,可受王朗信重?”

谈及虞翻,全柔亦颇为动容,赞叹道:“此人实乃天下之义士。王府君使其翻往豫章,联络刘繇,图起义兵。虞翻人未至豫章,而闻孙将军兵向会稽,乃星夜反还。正值父丧,其人以臣使有节在身,不敢过家,穿着丧服诣郡府。闻王府君欲与将军战,乃脱掉丧服,进府劝说,请退兵南下,坚守城池,以避锋芒。”

闻言,满堂众人无不惊叹,就算是作为敌对方,亦十分钦佩其忠义。

有此忠义才俊为心腹,何人不能成为立世之诸侯?

所有人都感其忠义言行,扪心自问,若自己是王朗,必用其言啊!

于是营中将士们都颇为凝重,已经预期到进攻会稽的战事必定十分艰苦。

但此时全柔意气振奋,对所有人慷慨而谈,说道:“但王朗却以以身为汉吏,宜保城邑为由,拒不纳虞翻之言,举兵至钱塘江畔,誓保疆域!”

“我由是知其势必败,难以复久!”

一瞬间,营帐内纷纷传出抑制不住的兴奋欢呼声。

孙策也是深深输了口气!

果然任何乱世诸侯,能不能成事,关键还是在于肯不肯采纳忠言啊。

吕布手下无人吗?

当然不是,他手下文臣、武将都是当世一流。

武将有高顺、张辽这种良将,只带着寥寥数千精兵,就正面攻下了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统帅上万大军把守的小沛城,俘获刘备妻女,又大败前来支援的夏侯惇。

文臣有陈宫这种一流名士,一次帮他夺兖州、一次帮他夺徐州!

这种可怕的实力,孙策都惊叹,他手下的谋士可从未能直接帮他一举夺下一个大州。

可这些文臣、武将的良言,吕布都听不进去。最终穷途末路,受缚于下邳城头,求跪降都不可得,最终直接落幕。

天下绝不缺贤士,不缺奇计良谋,谁能用之、信之,就能成王霸业。

反之,若不能虚心纳谏,则多将一语成谶,遗憾落幕。

这方面,孙策也是深以为鉴。

虞翻历史上也劝过小霸王别天天得瑟着出去打猎,有点君主威严。当然他说的比较高明,说:“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

这是引经据典,唯愿孙策留意一点。

这是孙策唯一没有听他的一点,对他说,伱说的对。可我这么年轻,实在坐不住啊(端坐悒悒),所以出去放松一下心情,想想能有什么裨益于草创大业的计谋。

但就是唯一没能听从谏言的这一点,就导致了小霸王的遗憾落幕。

一次打猎,一场刺杀,最终一语成谶,遗憾如此。

当然这也证明虞翻跟郭嘉一样,都看清了孙策身上的优缺点。

比较巧合的是,郭嘉和虞翻两个人不仅才华相似,性格、待遇也几乎一模一样。

郭嘉是曹操的大宝贝,那么多文臣,曹操就偏爱郭嘉。

虞翻也是孙策的大宝贝,当然孙策更信重虞翻,亲口对他说卿以功曹为吾萧何,为我镇守会稽。不过结果是一样的,他俩都是府吏。

而性格上,虞翻也是被流放到交州后,悔恨自己忽略礼节,疏放不羁,不善察言观色,取悦于人,终于冒犯君上而获罪,该当长期流落在荒远之地,生时无人可以交谈,死后只有苍蝇为吊唁的宾客。这也创造了一个成语,青蝇吊客。

死前他感慨: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

很显然,他也是深恨,此时的君主不是当初亲自到他家中与其为友,对他说,“今日之事,我与卿共之”的那位曾经意气飞扬,喜好笑谈的年轻英雄。

想到这里,孙策笑着说道:“有虞翻这种才俊而不能用,王朗阖该败亡!他如今屯兵在何处?”

其实对王朗没用虞翻之计,孙策还是挺有好感的。

你可以说他文臣迂腐,但也正是这种耿直气节,才是士人们身上的闪光。

不赞赏这种忠守疆域的臣子,难道欣赏大宋那些弃城而逃的士大夫?

这也难怪历史上小霸王在击败王朗后没有将其斩杀。

孙策要是俘获了王朗,也会待以为上宾。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霸王!更新,第7章江东郭嘉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