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三大营早就废了(2 / 2)

否则的话,皇帝如何能下定决心调自己去整顿三大营?</p>

没有这个借口,如何能合情合理的带兵去京城。</p>

老泰山?专门喊来背锅的背锅侠。</p>

崇祯四年的大明,组织动员能力还算可以。</p>

不像是多年之后,那千疮百孔已经失去折腾能力,只能是被动挨打的大明。</p>

经过数月筹备与调遣,攻伐建奴的前期筹备,算是勉强完成。</p>

赵率教被他安排去了辽南,作为偏师出岫岩,凤凰城,宽甸等地威胁辽阳。</p>

陈然自己,带着主力出宁锦走广宁,渡辽河,浑河直奔沈阳城。</p>

为了攻城,兵器局加班加点的生产火铳与大炮,甚至各处城池守城用的大炮,也被带走了许多。</p>

春耕结束之后,一切准备妥当,就等着周阁老来了。</p>

毕竟是大明的恶臭传统,以文驭武。</p>

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名义上必须得是文官来当老大。</p>

同样的道理,嘴里喊着自己不会做宋高宗的皇帝,派来了身边的心腹太监作为监军。</p>

东厂提督太监曹化淳没机会,他跟周延儒他们走的太近。</p>

来的人,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p>

“子厚。”</p>

迎接周延儒的晚宴上,他环视四周诸将,疑惑询问“为何不见满桂将军?”</p>

“他去古北口了。”陈然拱手相对“建奴最近也有动作,恐是声东击西。所以满桂将军去做防备。”</p>

明军的保密系统就像是个筛子,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p>

建奴安排在京城的间人,在秦楼楚馆里就能听到朝臣们闲聊军政大事。</p>

筹备了这么久,又是规模如此庞大的攻势,皇太极早就知道了。</p>

陈然了解皇太极,也了解崇祯皇帝。</p>

他断定拥有战略眼光的皇太极,必然会派人绕路草原去入寇空虚的畿内,用来恐吓容易受到惊吓,做出应激反应的皇帝。</p>

皇帝外厉内荏,真要是让这一手围魏救赵玩成功了,说不得就得十二道金牌召唤大军回去勤王救驾。</p>

提起安排满桂去应对,属于应有之意。</p>

周延儒也不多问,颔首点头。</p>

一番标准的官样文章走完流程,待到众人皆离去后,周阁老与陈然来到了书房秘会。</p>

别误会,是谈大事。</p>

“子厚。”周延儒也不含糊,上来就直奔主题“你可知,灭了建奴之后当如何自处?”</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