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千里耳”(2 / 2)

“殿下英明。”孔鼎文陪着笑说道:“电磁、化工、金属、冶炼、材料、医学,以及蒸汽机的改良、内燃动力等等,其中许多研究项目都到了极为关键的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予以积极的支持。”</p>

“孔院长,虽然皇室每年收入连年增长,但各项开支也是极为浩大的。养济院、残疾人互助社、妇女帮扶社、本土及海外领的救灾援助、皇室婚丧典礼、勋臣赏赐,哪样不耗费大笔皇室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你们科学院也需精打细算,量力而行,勿要一味地贪多求大,总是来要求增加拨款额度。”</p>

“殿下,太祖皇帝曾言……”</p>

“好了,好了……”齐惟垣苦笑着打断了孔鼎文的话语,“孔院长,你就莫要总是拿太祖皇帝的话来压我了。至于明年的拨款额度,皇室财政管理委员会将根据你们的研究项目,细细审核,着情裁定。你说说,我们皇室每年收入千万,可父皇要修一座太仪宫,十年都没建起来,这不都缺钱闹的嘛!”</p>

“太初宫好好的,为何非要另修宫室。”孔鼎文小声地嘀咕道。</p>

“乡下的农人有了钱,都知道盖个新房子,享受一番。难道我皇室不该花点钱,建座离宫、修栋别院,改善一下居住环境?”齐惟垣没好气地说道。</p>

话说,数十年前,齐国在长安营建皇宫时,充分借鉴和参考了南京紫禁城和北京紫禁城的布局和设计,并加入了大量太祖皇帝规划要求,使得整座太初宫既显得恢弘大齐,又与山川地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堪称宫室营建的典范。</p>

然而,这座皇宫为了彰显帝王之威,延续了华夏宫殿的传统布局,即坐北朝南,俯瞰众生。</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