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黄口小儿,不足为虑(1 / 2)

 三月十九日午时,大顺皇帝李自成骑着披甲的高头大马,在数百名亲卫骑兵的簇拥下,缓缓通过了正阳门城楼,大街两边,此时正跪着数以百计的明廷降官。</p>

李自成如今虽然已经贵为一朝皇帝,但依旧保持着十分朴素的作风,一身毯笠缥衣,非常干练,只是脸上被射瞎的左眼,让他的面目看起来有些狰狞。</p>

这个时候,北京城内外,大批顺军的士兵正在维持秩序,李自成虽然早已经三令五申,顺军的军纪在这个时期,也算得上优良,但城中还是不可避免发生了多起士兵趁乱抢劫的事件。</p>

当然,这些顶风作案的士兵,立即就有一部分被当街斩首了,还有几个被挂在了城楼上,这让城中百姓对于这位新皇帝的畏惧之心,也大大减少。</p>

顺军东征以来,除了宁武关之外,一路上都十分轻松,从大同,宣府,到居庸关,保定府,再到蓟州镇,整个长城沿线的北方明军都在争相投降,便是北京城的士兵,百姓,也都没有什么抵抗,将士的戾气并不重。</p>

这也是李自成区别于明末其他农民军领袖,特别是与之并列,同样建立政权的大西王——张献忠的地方。</p>

他的军队,是各路农民军中,军纪最好的,经营的豫南-鄂北根据地,也确实为百姓带来了数年的安居乐业。</p>

要知道,这可是一支封建农民军,还是明末这个群魔乱舞,道德底线早已经沦丧的时期,能做到这個份上,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已经完全称得上仁义了。</p>

不知不觉间,李自成便已经策马来到了紫禁城南面的大明门,大顺中营权将军刘宗敏和天祐殿大学士,丞相牛金星陪伴在他的左右,而这里早就已经跪着几十个太监,领头的是崇祯皇帝此前最为信任的太监之一,杜之秩。</p>

李自成早已经称帝,在某种程度上,和崇祯皇帝有着一样的心境,对于背叛皇帝的太监,他是打心底里厌恶的。</p>

不过,现在正是他最春风得意的时候,他完全没有理会跪在地上的杜之秩,而是径直走进了紫禁城,很快就来到了崇祯皇帝平时听政的皇极殿前。</p>

李自成虽然也是经历过好几次大起大落的人,最低谷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了十八骑,但现在,终于入主北京城了,心中还是难以掩抑的激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