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刻不容缓(1 / 2)

 “淮安需要人去,南京也需要人去,先派哨骑去通报本宫南幸的消息,然后......”</p>

朱慈烺环视一圈,脑中不断回忆着原本历史上卢九德勾结黄得功,高杰,刘良佐等人在凤阳皇陵宣誓拥福的时间,最终把目光定在了李邦华身上:</p>

“孟翁,你亲自去找路振飞,联络到他之后,让他带着标营去凤阳,在城外淮河南岸占据一个可渡船的码头,没亲眼见到本宫之前,绝不可离开军营,本宫在那里与他会合,同时让他派人护你去南京,找史可法。</p>

若是本宫猜得不错,七天后等本宫到徐州的时候,高杰,黄得功等人,已经带着他们的兵马到凤阳了,到时候江北的大部分兵马,都会在那里......”</p>

朱慈烺已经记不清原本历史上几个军头在凤阳皇陵宣誓的具体时间了,但是按照殿前军现在的速度,他赶到凤阳,至少是十天之后了,就算是抛下大军,轻骑前往,不惜马力,那也得三天以上。</p>

他的出现,已经使得历史的轨迹发生改变,北京失守的消息至少提前了十日传到南直隶,这也就意味着卢九德和朱由崧,很有可能会提前行动。</p>

“殿下是担心江北的兵马被奸人利用,趁机作乱?”李邦华闻言,也不由得皱眉道,特别是他忽然想到了卢九德这个当初从福王府出来的凤阳镇守太监。</p>

“李自成故意传出那些消息,便是想要给本宫使绊子,让我大明内斗,他好捡便宜。”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即又道:</p>

“南直隶的兵马原本就不多,根本经不起内讧。否则,到时候闯贼或者鞑子南下,本宫根本无兵阻挡。”</p>

李邦华听到这里,忽然想起了前两日朱慈烺问他的那些话,现在终于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了。</p>

且说,黄得功,刘良佐虽然名义上都是两年前复起的,凤阳总督马士英的部下,但凤阳监军却是知兵的卢九德。而黄得功虽然在京营履职了四年,可同样四年前就南调到了卢九德麾下,还跟着对方打了好几个胜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