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重建京营(1 / 2)

 这些文武官员的任命,诏书上虽然都写明了只是暂领,但无论谁都知道,不出意外的话,等到新皇登基之日,便是他们转正之时。</p>

而且,这还只是公布了部分关键位置的任命,其他的各部各司,甚至是内阁的空缺,都看这些官员们在这段时间的表现,或忠心,或能力,或胆子......</p>

总之,满朝文武,在错失了从龙拥护之功后,都得想办法为自己的前途,争上一争。</p>

如此一来,朱慈烺想要控制朝局,任用贤能,就大大方便了。偌大一个朝廷,明升暗降,借着战时统筹诸事之机,开设新府,都师出有名,易如反掌。</p>

在大明的体制内,一个真正具有能力的君主,是完全可以掌握朝局的,便是崇祯,想要换内阁首辅,斩杀督师,也不过是一道命令的事情。</p>

但如何杀人,才能令人信服,才能真正有利于局势,如何借此威慑群臣,确保自己的命令得到贯彻执行,就是真正的帝王之术了!</p>

朱慈烺之前在凤阳的时候,已经把这些官员敲打得服服帖帖,而在凤阳的小半个月,原本南京堆积如山的政务,在他宵衣旰食,夜以继日的批阅之下,最重要的几件大事,如今也已经基本处理完毕。</p>

“卢九德谋逆案”的余波依旧还在持续,淮安的盐商因此受到了沉重打击,朱慈烺直接让路振飞暂时接管了盐政,妥善处置,一方面严格限制打击范围,另一方面又迅速扶持起了新的盐商,以免市场被邻近的扬州盐商占据。</p>

朱慈烺确实要借此敛财,树立威信,但他也要告诉天下,大明的新皇帝是一个讲规矩的人。只要你不破坏规矩,那谁也动不了你,朝廷也会保护你的财产,但若是谁敢坏了规矩,就绝不轻饶。</p>

这关乎着地方士绅的支持,更是大明合法性的保障,大明的基层控制全都靠地方乡绅,他在掌握足够强大的基层力量之前,必须要做出妥协,团结地方势力。</p>

否则,那就是自掘坟墓,给已然入关的满清可乘之机了!</p>

但盐政可是大明朝廷的一大收入来源,若不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朱慈烺还无法直接大刀阔斧改革,他必然是要彻底改革的。</p>

朱慈烺如今真正缺少的,是自己扶持起来的大批亲信官员和一场可以让各方相信南京朝廷实力的大胜,这些都是改革所需要的契机。</p>

军事上的胜利才是一个政权生存的根本,朝廷是暴力机构,这是一切政治行动的保障!</p>

而路振飞现在虽然只是暂时接管盐政,但他在这個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锻炼出一支可靠的官僚队伍,朱慈烺将来还有大用。</p>

等到满朝都有了朱慈烺扶持起来的臣子,那就到了他真正要对大明这个一只脚已经迈进鬼门关的病人,全面动刀子的时候了。</p>

现在,还只是借着“北伐备战”的契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这个过程,涉及人力物力财力的调度,正是朱慈烺组建自己班底的实践。</p>

此时,整个南京朝廷上上下下,除了中央的大小官员之外,还有不少周围省份的部分巡抚和将领,也都受诏,前来觐见皇太子,或参与登基大典,或来京商议军国大事。</p>

朱慈烺还发了“招贤纳士”的诏书,准备根据记忆,提拔一批地方的文武能人到南京,参与到备战的过程中。</p>

而湖广和江西两个方向,即将要应对顺军余部和左良玉两股军事力量,朱慈烺也必须早做准备,堵胤锡和何腾蛟两个财政和地方治理上都不俗的大臣,必须要尽快提拔任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