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魂断沧瀛意何伤(2 / 2)

于瑾飞马赶回洛阳。他没回家,而是径直来到中书省的榜文前面,伸手就把榜文给扯了下来,跟边上目瞪口呆的守兵说大哥你发财了,我就是画上那个很值钱的于瑾,赶紧带我去见太后吧。</p>

胡太后听说这么快就抓到于瑾了,很是高兴。她命人把于瑾带到大殿,不由分说先是一顿痛骂,说于瑾你对朝廷不忠诚不老实,居然敢撺掇广阳王谋反,如今死到临头还有什么好说的?于瑾细听了一下,这些都是些诛心的罪名,没有任何证据。他问心无愧,口才又好,就跟胡太后详细解释了元渊是如何不避猜忌忠心为国,为什么要停军等待战机,这段时间都做了哪些工作等等,从孙子兵法到六韬三略,唬得胡太后无言以对。</p>

胡太后觉得于瑾分析得似乎很有道理,但隐约之间还是有些不放心,而且她发现于瑾的确是个人才,文韬武略信手拈来,前后几次征伐都是功勋卓著,不仅不能治罪,之前的封赏还很不够,需要补偿才对。</p>

胡太后考虑了一下,决定免去于瑾的罪名,加官为别将。但条件是于瑾不能再去元渊那里了,要留在朝中待命。</p>

于瑾谢恩。一切都在预料之中。</p>

以于瑾的聪明才智,岂能发现不了元渊最近的小动作。他不便直说,只好时常在无意中旁敲侧击加以劝诫。奈何元渊跟元徽等人结怨已深,听不进去这些规劝。</p>

于瑾告诉自己,元渊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自己不能再留在他身边了,否则一旦出事自己绝对脱不了干系。因此他兵行险道,趁胡太后悬赏捉拿自己的机会脱身还朝。</p>

他拼尽全力为元渊说了很多好话,算是对知遇之恩的一种报答吧。</p>

广阳王,剩下的路你就要自己走了,现在悬崖勒马还为时不晚。</p>

元渊当然不知道于瑾的内心活动。对他来说,这件事喜忧参半。喜的是于瑾最终活下来了,这样至少说明于瑾的说服工作卓有成效,胡太后应该没那么怀疑自己了;忧的是于瑾被留在朝内不能回来了,而没了于瑾的协助,他的能力至少要打两个对折。</p>

元渊尝试着派兵出去跟葛荣打了几次小规模的战斗,结果发现葛荣的部队跟打了鸡血一样,个个变得异常强悍,官军根本不是对手。</p>

官军现在驻扎在交津,地处定州、瀛州和冀州的交界地带,离各个州城都比较远,如果再这样对峙下去,一旦葛荣的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恐怕官军会抵挡不住。</p>

元渊决定向葛荣学习,先后退休整,再寻找进攻的机会。</p>

而且,元渊内心深处,还有一丝没有破灭的希望。他的内应毛普贤虽然死了,但他活着的时候曾经策反了几个重要的叛军将领,这些人现在还在葛荣的帐下。元渊秘密派人跟这些人联系,其中有几个表示还会继续支持他,但需要等待时机。</p>

元渊不知道自己还能争取多少时间,既然已经走出第一步了,那就继续走下去吧。</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