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明光喋血天地崩(2 / 2)

尔朱荣还是不听。</p>

八月底,尔朱荣率领五千骑兵从并州出发,九月初的时候进入洛阳城。</p>

人数不多,动静不小。现在尔朱荣和元子攸的矛盾早已半公开化,大家纷纷传言尔朱荣要造反了,打算废了元子攸血洗洛阳城自己当皇帝;又有人说皇帝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已经安排好了人马要干掉尔朱荣。一时间风声鹤唳,洛阳城里的官员和百姓跑了一多半。</p>

元子攸是皇帝,没法跑。当皇帝当成自己这个样子实在是窝囊,也罢,既然尔朱荣已经来了,不如狠一点儿趁这个机会做掉他,免得整天担惊受怕。</p>

但还有个问题,尔朱荣虽然过来了,元天穆还留在并州。万一尔朱荣有事,元天穆那里手握重兵,必定会兴师问罪,到时候也是个大麻烦。</p>

既然想干就干得彻底一点儿,一锅端了免除后患。</p>

于是元子攸派人通知元天穆来洛阳与天柱大将军一起议事。</p>

元子攸跟一帮近臣成天鬼鬼祟祟密谋搞小动作,尔朱荣在朝中的耳目也有所察觉。有人偷偷告诉尔朱荣,说将军您可要小心,皇帝最近行为颇为可疑,很可能对您不利。</p>

尔朱荣还是没当回事。他觉得其他人想多了,元子攸手下没兵没将,只有一群书生,拿啥跟我斗?</p>

好吧,既然你们不放心,我就去问问皇帝本人。</p>

于是尔朱荣直接找到元子攸,说女婿啊,有人跟我说你打算杀我,是真的么?</p>

元子攸心想没错是真的,我早就看你不顺眼了。他很善于掩饰,跟尔朱荣说,别听那些人瞎扯,他们还跟我说你要干掉我呢,这帮外人的话哪能信。</p>

尔朱荣闻言大喜,我就说是谣言么,咱俩关系这么好,哪能有这些想法?</p>

尔朱荣出身契胡,从来都是直来直去,别人说啥他信啥,也从来没人敢骗他。</p>

这种性格领兵打仗没问题,玩政治搞腹黑根本不够用。</p>

从此之后,尔朱荣完全放松了警惕,入宫的时候随从只有几十个人,而且都不带兵器,显示出对元子攸充分信任。</p>

结果搞得元子攸反倒不忍心下手了。</p>

人家这么信任我,我还暗地里下黑手未免有点儿太不仗义。</p>

众人见元子攸心软,都急死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次如果不干掉尔朱荣,等他回去之后肯定会知道洛阳的内幕,到时候大家都得没得跑。元徽跟元子攸说,皇上您快下决心吧,尔朱荣现在就算不造反,如此骄横跋扈的样子也没法忍,何况谁又能保证他以后不造反?做大事千万不能优柔寡断。</p>

元子攸还在犹豫。现在元天穆还没过来,还有考虑的时间。</p>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尔朱荣虽然暂时没有造反的念头,但他手下众将都盼着升官发财当开国元勋,一帮人没事就聚在一起相互撺掇。行台郎中李显和说:“天柱大将军都到洛阳了,居然还没有赐九锡,这皇上也太没眼力见了,难道等大将军自己去要么?”</p>

九锡是皇帝给臣子的最高赏赐,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司马伦、石虎、桓玄这些人都接受过,这是很高的荣耀。</p>

但是讽刺的是,接受过九锡的人,后来大部分都谋权篡位了。</p>

都督郭罗刹不屑一顾:“九锡算个啥,我觉得皇上可以直接准备禅位的册文了。”</p>

参军褚光跟着溜缝儿:“听人说并州城上紫气蒸腾,肯定应在天柱大将军身上没跑了。”</p>

几个好事之徒一鼓动,尔朱荣带来的将士也都开始飞扬跋扈起来,经常没事找事欺负朝内的官员。这些官员气不过,纷纷来找元子攸告状。</p>

元子攸只能让大家先忍一下,暂时还惹不起这帮契胡。</p>

这段时间,武卫将军奚毅经常偷偷来找元子攸,陈说尔朱荣及其手下诸多大逆不道的行为,说皇上您放心,如果有需要的时候,我肯定誓死保护皇上,绝不会站在尔朱荣那边。</p>

奚毅乃前朝重臣仪同三司奚建的儿子,本人也屡有战功,但问题是他跟尔朱荣是表兄弟,所以元子攸本能地保持警惕,说天柱大将军哪能有啥坏心眼,但你的这份忠心我不会忘的。</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